雍正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带领清朝走向鼎盛时期,也是为了康乾盛世过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九子夺嫡雍正帝无疑是最终的赢家,他是一个聪明而谨慎的人。他对臣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以完全信任和重用,这样这个人就被称为雍正王朝第一宠臣,这个人就是李卫。
[img]542318[/img]
作为雍正帝最喜爱的大臣,李伟在雍正时期可谓顺风顺水,春风骄傲。雍正帝一直重视权力,不轻易下放权力,将李伟封为总督,成为封疆大臣。
乾隆皇帝继位后,虽然他不像雍正那样完全信任李伟,但他也非常尊敬他,给了他四团龙补服,并在他病重的时候派皇家医生去诊治。
那么,作为雍正王朝第一宠臣的李卫,他的力量有多强大呢?
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月初一,位于江南铜山,即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李家,不仅迎来了新年,也迎来了新生儿李伟。李家在当地是一个伟大的家庭。因此,即使李伟没有学习成功,他仍然可以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通过捐赠官员被封为外郎。不久之后,他进入朝鲜担任兵部外郎。两年后,他改为户部外郎,逐渐进入仕途。
虽然李伟缺乏知识,但他很有才华。雍正帝在继位前就注意到了自己在任期间的表现,所以继位后直接封为直隶驿道,很快改为云南盐驿道。所谓盐驿道,这是一种管理盐运的官员,很快,李伟就被提升为二品的布政使,负责全省的财务事务。将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李伟被调到更富裕的浙江,担任巡抚。
上任巡抚的第二年,李卫再次担任两浙盐政使,再过一年,雍正帝见李卫政绩突出,便又再次授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到目前为止,李伟可以说在浙江拥有所有的权力。他不仅负责经济事务,而且还决定军事和政府事务。在浙江担任新疆官员的几年里,李伟严厉打击了私人盐,为政府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为了应对海洋的威胁,他建造了浙江海塘。
雍正六年(1728)时,雍正帝下令下令,针对江南地区盗贼猖獗、当地官员能力不足以缉盗的现状命苏、松等七府五州盗案,令卫兼领,将吏听节制。
因此,李伟领导了江南许多地方的土匪和小偷消灭事务。他秘密调查并举报了包庇嫌疑人的两江官员,最终成功消灭了利用前明遗民心态的张云如,巩固了清朝在江南的统治。历史上被称为江南案。
案件结束后,从雍正帝到人民,他钦佩李伟的能力。他还在浙江获得了大量收获粉丝,甚至很多年后,乾隆皇帝南巡,还在西湖的花神庙里看到了人们为李伟及其妻妾塑造的雕像。然而,一向要面子的乾隆皇帝却非常不高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傲慢,初非公正纯臣。名立庙,非常可异!为了理由下令拆毁塑像。
尽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也足以看出李伟在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
要说李卫的势力,那么人民的支持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做出重大贡献后,李伟在雍正七年(1729年)被雍正帝授予兵部尚书称号。清朝,地方总督加上兵部尚书的官称,代表着官居从一品,地位显赫。然而,在李伟得到快乐之前,他得知了母亲去世的坏消息。
刚刚晋升的李伟原本是北京的圣人,但失去母亲后,他不得不回到他的职位。为了安慰他,雍正皇帝给了他王子少傅的荣誉职位。雍正十年(1732年),李伟的孝道期结束了,雍正皇帝非常高兴召开刑部尚书,授予直隶总督,命令监督以下,并受到控制。这一次,李伟可以直接管理天子脚下的直隶,可见雍正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img]542319[/img]
上任第二年,李伟直言不讳地举报步军指挥官鄂尔奇扰民,这让雍正帝非常高兴。然而,经过长期的努力,雍正帝几年后就去世了,新君继位,改元乾隆。乾隆皇帝热爱文化,尊重文人,对李伟这样知识不高的人不太感冒,所以李伟虽然还是位高,却不再权重。乾隆三年(1738),51岁的李伟在家中病逝,乾隆皇帝授予他死后的头衔敏达,即聪敏练达。
在云南,他把偏远地区发展得井井有条;在浙江,他以卓越的政绩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在直隶,他打击贵族,赢得了民间的一致好评。@ 李伟最大的力量是支持他的人民。当然,雍正帝给予他封疆大臣的权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雍正这么宠信李卫?他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