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偷袭荆州,
东吴从未表现出统一世界的雄心,东吴的战略目标非常统一,一方面积极扩大南方领土丰富人口,而曹魏甚至蜀汉主力利用两个便宜,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抗孙权强迫两个,让刘备被迫“交易”两个县。当时孙权的最佳政策是明面配合刘备北伐,暗中要求曹操割地结盟,然后观察变化,即可以选择背刺关羽,也可以选择继续北上赢徐州等地,从而削弱两家公司扩张自己;中策是直接观察变化,根据情况的要求,共同示弱者,制衡强者,防止他人变大;最低政策是历史上没有从曹操那里得到任何好处,冒犯盟友。最后,两个弱者相互竞争,让强者缓解危机。要不是曹丕能力有限,估计三分直接统一。
[img]541046[/img]
关羽没有主动拉拢,曹操却在拉拢孙权。而关羽不但没有选择拉拢孙权,反而在围樊城前后表现出排斥的态度(抢湘米,威胁要灭东吴)。而孙权来求亲,无论是阴谋论还是常规眼光,都不应该辱骂。在处理好南方问题之前,不要谈打北方。孙权这群人只想安定下来,才会背刺荆州。当时刘备有灭曹的姿态,关羽也威胁华夏,蜀家占主导地位。他们怎么能安定下来?背刺不难理解,但只是让人讨厌。
[img]541047[/img]
虽然孙权是吴王或吴国皇帝,但它本质上更像是一个地区的政治官员。军事权力由孙权和地方强大共同掌握,与日本战国时期相似。每个强大的人都有大量的精锐武装,以掩盖大量的劳动人口。即使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他们也能过上潮湿的生活。掠夺领土只会打顺风战,但不利于各种自我保护,但遇到攻击可以团结起来。在三国军事上,没有人能拿走任何人。当然,魏的利益比蜀汉复秦汉制度和吴的生活更有吸引力。
[img]541048[/img]
蜀汉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下基本属于慢性自杀,最适合曹丕上台后的九品中正制。毕竟,这是一个富裕家庭崛起的时代。蜀吴中后期已经调整到这方面,但步伐太慢太晚。吴是猪队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理解对方的需求,蜀汉显然属于扩张太快,头脑发热,忽视这一点,可怕的不仅关羽一个人这么认为,而且整个高层都这么认为,迟早会被刺伤。
孙权为什么要偷荆州? 打下荆州有多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