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这个词最早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文字。从最初的意图来看,它指的是帽子,帽子戴在头上,表示最高。最极端的词,只有在过去,用“最”来表达“最高”更合适,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在乾隆八年,有多热?
当古人创造二十四节气时,他们也对夏天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漫长的夏天,古人仍然非常高兴。《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立、建、夏、假。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假的。
[img]540444[/img]
作为深春和盛夏的过渡期,初夏的气候仍然非常宜人。春天播下的种子也是生长的日子。然而,中国的经纬度跨度太大了。在南方和北方的初夏,气候各不相同。有一首诗:南方就像夏天,北方的春天,江淮绿树成荫。
初夏过后,是初夏。然而,夏至在这个时候真的很热。温室效应一年比一年热。现在我们还有电风扇、空调和冷饮。呆在室内不是很热。古人在夏天被摧毁了。
清朝经历了两次气候变化,一次是明末清初的“小冰期”。这种极端寒冷的天气给亚热带广东带来了大雪。《广东通志》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季记载:陨雪,厚尺许。
这种极寒引发了饥荒,无数人死于极寒。清朝终于熬过了极寒。乾隆八年(1743年),清朝迎来了历史上最热的夏天。那么今年夏天有多热呢?
[img]540445[/img]
当时各地官员都向乾隆提交了奏折,阐述了热灾。《天津县志》记载了五月的情况: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杆顶流金,人多热死。五月刚进仲夏,气候极热,地上的土石烧焦,人也热死。
山西《浮山县志》载有:夏五月大热,路人多,京师更多,浮人在京贸易者也有热死。5月份山西情况还算不错,京师人流量大,建了各种高楼大厦,所以最热。
据朝廷统计,北京郊区和城市有11400人死于炎热。根据各种记录,现代历史学家计算了当年的高温。7月份气温坑达到40度,北京气温达到44.4度。
乾隆太热了,他还发出了自我谴责的圣旨:自五月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天气炎热干燥。而且热气腾腾。甚至比以前还要糟糕。上帝在细节上树立了榜样。我对夜晚感到担忧。不要放手。都是因为我的缺点。或者用人行政不当,不仅如此,我还特意做了一首诗:冰盘和雪,翻寒光,辗转苦恼,心在黔黎旁。
[img]540446[/img]
乾隆看着世界各地的热灾奏折,他别无选择,只能心烦意乱。然而,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乾隆本人仍然有降温的方法。诗中提到了冰盘。虽然古人没有冰箱,但仍然有一些天然冰。
据《清代会典》记载,清廷在首都设有18个冰窖,由工部水司负责,统称为官窖。这里的冰是为宫廷或政府提供的。至于“雪地”值得人工降温的房子,房子不是特别热,加上垫子和冰,也可以驱散热量。
普通人真的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我们出生在有空调的时代真的很幸运!
乾隆八年最热的夏天有多热?人们如何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