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寡妇清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哦。
寡妇清是“丹砂王”
在秦汉人眼里,男人做生意是不体面的,但对女人却没有这样的指责。据《睡虎地秦简日书》《生孩子》记载,一般女商卖的产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糖、席、鞋、胭脂、珠宝等。奢侈品和大宗生活用品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一些女商人也致富。据《后汉书·朱仪传》记载,朱仪的母亲“卖丝绸为业”,卖丝绸发财,家资丰厚,曾投入数百万为人解债。
在史书记载中,四川最早、最著名的女商人是一位名叫清的寡妇。据说他的家财之多约合白银8亿两,赤金580万两。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用76个字记录了她的事迹。寡妇清家族从事“丹穴”工业,即采炼丹砂,因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传播了几代而不坠落。寡妇清不仅经营家业,还组织了1000多人的保安队来保卫家庭财富。她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末期到秦统一世界的时候。这是世界上一个混乱的时代。此外,秦朝国家进进退退,经常抄袭和摧毁豪族家庭。然而,秦始皇遇到了她,并将她命名为“贞妇”,并专门建造了一个“女怀清台”来表彰她。据估计,这是因为秦始皇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陵墓。“水银被用作所有河流和海洋,机器相位被灌输,上面有天文学,下面有地理”。当时使用的水银主要是从丹砂中提取的,@ 垄断丹砂矿源,掌握独特技术的寡妇清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她还捐了很多钱帮秦始皇修长城。
[img]540844[/img]
吕母,“复仇女神”
王莽时,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市)有一位吕妇,她的儿子吕育是县里游家(巡警),因犯小错,被县长杀害。吕母家原本经营盐铁发家,家境富裕,资产数百万。吕母恨县令,想为儿子报仇,就酿好酒开店卖酒,买武器和盔甲。每当少年来卖酒的时候,吕妈妈总会多给一些,遇到破衣服也经常送一些衣服,根本不在乎价值。几年来,吕妈妈的钱花光了。那些年轻人准备一起回报吕妈妈。吕妈妈哭着说:“我以前对你很好。我不想在你身上赚钱。我只是县长杀了我儿子。你愿意同情我的老妇人吗?“听了原因,所有的少年都答应为吕母复仇。
天凤四年(公元17年),这些年轻人邀请了成千上万的战士。吕的母亲自命为将军,带领人们攻占海曲,抓住县长,列举他的罪行。其他官员为县长磕头求饶。吕的母亲说:“我儿子的罪不应该死,但他被县长冤枉了。杀人犯死了。我能要求什么?”于是他杀了县长,用他的头崇拜他的儿子。天凤五年(公元18年)去世后,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赤眉铜马起义军。
“矿王”高五娘
武则天时代,洛阳最著名的女商人是高五娘,当时是第二大商业城市。她也是寡妇,从事冶炼行业——冶炼铜和银。据说她看起来很漂亮。她先是嫁给了一个姓高的商人,然后嫁给了李仙人。她赚了太多的钱,很受欢迎——她被指控提起诉讼。
[img]540845[/img]
余阿姨,“女船王”
在长江流域,最著名的女商人是俞阿姨。她生活在唐代宗、唐德宗大历、贞元(766-805年)。原来是茶商,后来从事造船业。唐代造船基地众多,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如宣(今安徽宣城)、润苏常(今江苏镇江、苏州、常州)、以及南方的福州、泉州、广州,湖杭越(今浙江湖州、杭州、绍兴)。当时大船最多能载八九千石,所谓“水不载万”。然而,俞阿姨制造的船只可以达到万石,这是最大的。据说船上可以种花果蔬菜,开船的工人数百人,船员的生死婚姻可以在船上进行。它在江西和淮南之间航行,每次来来往往,都能获得巨大的利润。这艘船直接以“俞阿姨”命名。
晚清女海盗郑一嫂
晚清,一位郑一嫂出现在广东珠江口。她从事非常危险的海盗业——在西方企业史上,海盗一直被视为一群具有合同精神的最原始的企业家。
郑一嫂(1775-1844年),原名石香姑,广东新会籍丹家女,其家是海盗家族,从小练武。她是一朵“黑牡丹”——皮黑但天生丽质,少女时嫁给了南中国海盗郑一,生了两个儿子。郑一是新安(今深圳宝安)丹家海盗子。康熙收复台湾省,郑成功流向珠江口盗窃部分残兵。珠江口的小偷从明末演变为红、黄、蓝、白、黑、紫六帮。郑毅是红旗帮的首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将珠江口的丹家贼统一为以他为主的海盗联盟。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郑一嫂堪称贤内助,自始至终参与此事,各帮海盗尊称她为“龙嫂”。42岁的郑一,1807年在一次海上抢劫活动中被台风沉船淹死。他的义子张保仔接手红旗帮,张保仔原本是江门丹家子,出生于1786年,15岁那年,他被逃进内河的郑一带走,成了海盗。刚强能干的他深受郑一的喜爱,后来被他收为义子。郑一死时,张保仔21岁,比郑一嫂小11岁。他们被称为母子关系,实际上是同床夫妻,典型的“姐弟恋”。
红旗帮全盛时期,帮下分黑、白、黄、蓝、青五旗,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盗贼一度多达10万。其规模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一,其实大于著名的北欧海盗。从如此多的船只和人数来看,红旗帮显然不仅是一群单靠抢劫谋生的乌合之众,更像是政经一体的军阀。张保仔和郑一嫂的“帅营”位于香港大屿山,西营盘位于太平山下,东营盘位于铜锣湾,建有造船厂。从珠江口到琼州海峡,他们成为控制香港地区的军阀。
红旗帮专劫官船和洋船,曾劫掠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抓船主为人质,“每两箱赎金一万元,鸦片烟土和火药”。红旗帮对当地民间船只收取保护费,名为“号税”、“港规”、“洋税”,“凡商船出洋者勒税番银400元,回船倍之,是免劫”。张郑两人“治军严”,制定的纪律包括“违法者斩、敢于专权者斩、私藏战利品者斩、临阵退缩者割耳示众、强奸女票(女性质)者斩”。由于规定明确,成千上万的海盗过着有纪律的非法生涯,红旗帮就像一个管理有序的海盗集团。
郑一嫂和张保仔的势力太大,吸引了朝廷的多次围剿。1808年,两广总督百龄以8.2万白银为代价,邀请英国和葡萄牙海军对红旗帮发动总攻击。1809年,张保仔被迫接受“招安”,任福建闽安、澎湖副将。到目前为止,粤东海盗活动已经平息。招安的成功也避免了更多平民的伤亡。
1822年,张保仔死于任职,36岁;郑一嫂定居澳门开赌场,组织帆船卖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郑一嫂积极抗日战争,为林则徐抗日英军提出建议;1844年,他死于澳门,69岁。
为秦始皇修长城捐出巨资的女富豪,寡妇清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