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嬴政是一个错误的名字
我们总说秦王嬴政,其实这是一个离谱的名字。为什么?“嬴”是秦始皇的姓,“政”是他的名字。今天,姓+名当然叫“嬴政”。但是先秦不是这么叫的。先秦没有人的名字是姓+名,一般是姓+名。
今天,姓氏和姓氏没有区别,合称姓氏,但先秦非常清楚。两者的区别相当于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区别。例如,嬴姓,不仅秦国是嬴姓,赵国也是嬴姓。两国都有共同的祖先。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赵国王被称为“嬴某某”。这个姓不需要叫。
[img]540924[/img]
第二,不叫“嬴政”叫什么?
秦始皇不叫嬴政,那该叫什么呢?
在《史记》中,秦始皇出生后,以赵为氏,称赵政。那赵政的名字对吗?
也对,也不对。
先秦的姓氏学很复杂。我说个大概。
在几种情况下,名字前面没有“氏”。
在第一种情况下,国君不称氏而称国。一旦你成为国君,你就不需要以前的“氏”,而是改用国名。比如秦始皇最早叫赵政,成为秦王后,就不能叫赵政,而是叫“秦王政”或“秦政”。
在第二种情况下,公子不称氏而称国。公子是国君之子,不加姓氏,而是加国名。
在第三种情况下,公孙不称氏而称国。公孙是公子的儿子,不加姓氏,而是用国名。
好了,我来说说秦始皇什么时候不能叫“赵政”。
秦始皇出生时,他的曾祖父是秦昭王,他的祖父安国君是王子,也就是“公子”,他的父亲和儿子楚是安国君的儿子,也就是“公孙”。秦始皇出生时,是第四代,不属于“国王”、“公子”、“公孙”之列,可以有一个“氏”,他以“赵”为氏,叫赵政。
然而,随着他身份的变化。成为“公孙”、“公子”之后,就不能再用“赵”了,而应该称之为“公孙政”、“公子政”,或加‘秦’字,即“秦公子政”、“秦公孙政”。成为国君后,被称为“秦王政”。
@ 扶苏和胡亥都是名字,没有氏
扶苏和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扶苏不是“扶”的名字,也不是“胡”的名字。扶苏和胡亥都是名字,不涉及姓氏。
有人称扶苏为“嬴扶苏”,胡亥为“嬴胡亥”,大错特错。扶苏和胡亥都是王子,但按照传统,他们仍然被称为“公子”。因此,扶苏的正确名称是“公子扶苏”或“秦公子扶苏”,胡亥的正确名称是“公子胡亥”或“秦公子胡亥”。
秦始皇叫嬴政,他的儿子扶苏和胡亥为什么不姓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