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是清朝十二个铁帽王之一,也是清朝第一个恩封的铁帽王。在此之前,铁帽王必须取得军事成就,而胤祥则以金封铁帽王为例,因为他帮助雍正治国。
早在雍正继位的第二天,雍正就任命了四位总理事务大臣,胤祥就是其中之一,并在同一天被提升为和硕怡亲王。
[img]539032[/img]
你知道,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里,尹祥一直不受康熙的欢迎。直到康熙去世,尹祥仍然没有获得任何爵位。当时,尹祥36岁。作为王子,他甚至没有和贝勒贝子混在一起。他说出来有点难过。
然而,一旦天子一朝臣,雍正一上台,胤祥就翻身了。他上来就被封为亲王。第一年,他拿到了13.2万的年薪。雍正还把自己曾经监管的白旗领导给胤祥,说明他对胤祥的信任和爱。
胤祥和雍正从小关系就很好。虽然他们不是一个母亲出生的,但因为胤祥的生母张佳氏出生在满洲,地位不高,很早就去世了。胤祥从小就由雍正的母亲德妃照顾。兄弟俩脾气一致,很好。
雍正登基后,胤祥立刻大翻身,不仅晋封亲王,还允许爵位世袭无替,而他的儿子们也因此封爵高升。
胤祥有九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弘昌,一个普通的长子,母亲是侧福晋瓜尔嘉氏
第二个儿子:早逝,未知,母亲是福晋石佳氏
第三个儿子:长子弘屯,母亲是直福晋兆佳氏
第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洪,母亲是直福晋兆佳氏
五、
第六个儿子:弘福晋乌苏氏母亲
第七子:第三子弘晓,母亲为直福晋兆佳氏
第八子:丝恩,母亲为直福晋兆佳氏
第九个儿子:阿穆瑚琅,母亲是福晋的那拉氏
九子之,第五子恩,第八子弘,第六子弘,第九子阿穆朗,都没有活到成年。
事实上,胤祥只有四个儿子:弘昌、弘屯、弘扬、弘晓,才能继承爵位。
其中,第三个儿子洪屯是尹祥的长子。他应该继承怡亲王的爵位是合理的。然而,洪屯的寿命并不长。他刚成年就死了。雍正把他送给了多罗贝勒。
弘昌、弘扬、弘晓是唯一一个能够继承爵位的人。
其中,弘昌虽然是长子,但遗憾的是,他是普通人。他没有资格继承怡亲王的爵位。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尹祥受到雍正的高度重视,他在弘昌封了一个固山贝子。
洪昌出局后,只有洪伟和洪晓有资格继承怡亲王的爵位。他们都是自己的儿子,洪旭是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洪晓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长子洪屯去世后,洪伟应该继承自己的头衔是合理的。
然而,胤祥似乎对这个年长的儿子的合法儿子并不放心,总是担心他会惹麻烦,所以雍正把怡亲王的头衔交给了合法的三个儿子洪晓。
而且为了弥补弘扬,雍正又加封弘娇为宁郡王,虽然爵位不如亲王,但也是世袭无替代。
到目前为止,胤祥成年的四个儿子都有了头衔,此外,胤祥的第六个儿子弘扬病逝时已年满16岁,因此被雍正追封为多罗贝勒。
包括第六个儿子弘仪,胤祥家有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两个贝勒,一个贝子,两个王爵都是世袭无替的,清代独有一家。
胤祥家族的兴起得益于雍正的宠爱,但到了乾隆时期,胤祥家族就不受宠爱了。
乾隆上台后,皇权已经非常稳定了。为了表现自己的仁爱,乾隆加官进爵。
其中,弘昌作为尹祥的长子,被乾隆从固山贝子提升为多罗贝勒。到目前为止,尹祥在世的三个儿子,一个是怡亲王(弘晓),一个是宁郡王(弘娇),一个是多罗贝勒(弘昌)。
不要低估多罗贝勒。贝勒在清朝中早期也是一个很大的头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贝勒的头衔。更重要的是,洪昌只是个侄子。获得贝勒的称号很好。
然而,洪昌对此并不满意。由于他的性格破裂,他的父亲尹翔担心他会引起麻烦。在此之前,他一直被禁在家里,直到乾隆继位。他对自己的经历非常不满,所以他开始成为一个恶魔。
宁郡王洪娇也是恶魔。虽然洪娇被授予郡王爵位,是世袭无替的郡王,但洪娇仍然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实际上是长子。怡亲王的爵位应该由他继承,他对现实充满怨恨。
不平衡的心态让弘昌和弘娇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参与了弘公逆案,试图将乾隆从舞台上轰炸,并在康熙时期拥有废王子尹仁之子弘公登上王位。
弘逆案是清朝最后一次争夺王位的事件。这一事件很快就被乾隆发现了。弘弘一党被全部抓获,弘昌和弘弘两兄弟也被逮捕。
乾隆扑灭弘公逆案后,废除了弘昌的贝勒爵位,将他一卷到底,直接降为闲散宗室,弘昌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虽然洪娇保留了宁郡王爵位,但世袭忽替的特权被废除了。
两兄弟都陷入了逆案。即使怡亲王洪晓没有参与其中,他也无法摆脱这种麻烦。从那以后,他一生中没有多少政治行为。他在家里闲了很长时间,享受着藏书的乐趣。
[img]539033[/img]
洪晓死后,根据雍正帝的旨意,乾隆允许怡亲王爵位世袭,包括追封。洪晓,子怡亲王,总共穿了五代六位王子,直到同治皇帝继位之初。
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溃。由于咸丰皇帝的独子同治皇帝太年轻,咸丰皇帝任命怡亲王载源、郑亲王端华、苏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英赞扬政府大臣,协助六岁的同治皇帝,历史上被称为“顾命八大臣”。
其中,怡亲王载垣是顾命八大臣之首,他也是自胤祥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怡亲王。
但同年9月,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逮捕了顾命八大臣,载垣自杀,怡亲王世爵也被废除。
后来慈禧认为怡亲王世袭无替代的特权是祖制,不能轻易断绝,于是将怡亲王爵位重新划入弘娇一脉,弘娇第四世孙载敦继承怡亲王,载敦死后爵位由长子溥静继承。
[img]539034[/img]
溥静没有多少能力,但他喜欢煽风点火。他支持拳击手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与列强作战,被列强憎恨。
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后,怡亲王府受到特别照顾,被抢得干干净净。溥静本人也被朝廷视为替罪羊,被圈禁革爵,当年就死了。
后来,怡王子的头衔被交给了溥静的侄子玉麒。玉麒继承这个头衔时才两岁。当他11岁时,清朝灭亡了,他成了最后一代怡王子。
清代铁帽王胤祥,他的子孙后代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