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秦始皇嬴政的赞美诗,其中威武霸气淋漓尽致。纵观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在众多诞生的君主帝王中,他绝对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即使伴随着很多负面评价,他的一生确实是一个传奇,极其出色。
[img]539944[/img]
公元前221年,秦王率军扫平了仍在顽强抵抗的六国势力,一举结束了分裂的战国时期,进入了统一时代。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封建王朝的历史才开始了,秦始皇也创造了许多有意义的制度,这些制度在几千年后仍然产生了影响。
但秦朝的历程有点太短了,就像昙花一现一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二世的暴政,秦始皇在这方面并不逊色。俗话说“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但为什么秦始皇在位时没有人敢起义直到胡亥时期才发生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三点,直接让人不敢行事。
[img]539945[/img]
@ 当嬴政还在征服六国时,军事一直是秦国的核心发展目标。自公元前236年以来,秦军一直在攻击赵国。从那时起,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被摧毁,没有巨大的军事支持,16年的征程才无法进行。
与此同时,在公元前225年,李征楚一役中使用了20万军队,王健手里拿着60万人。这种军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可怕的程度。秦始皇统治世界后,这些军队是对反抗者最大的威胁。他们足以轻易地清除齐楚的势力,更不用说一些起义兵了。
[img]539946[/img]
@ 那就是李斯强烈提出的县制。在秦朝以前的时代,由于分封制,除主王朝外的诸侯国也有条件发展自己的势力。可以说,在没有先进信息传递能力的时代,诸侯的崛起往往太晚,这是动荡的主要因素。
横扫六国后,秦朝的统治并不稳定。来自战败国家的人民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正在等待东山再起。一旦爆发,他们根本无法及时处理。在总理李斯的建议下,世界被分为36个县,一步一步地细分和进步。不仅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形成了可靠的监督体系,直接避免了起义萌芽的机会。
[img]539947[/im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武器的控制。根据《考工记》的描述,秦国在战国时期拥有巅峰军备制造技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非常优秀,直接为他们在对抗六国军队时提供了绝对的优势。
如果起义军拥有这些优秀的武器,那一定是一个高风险的隐患。因此,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时间销毁了所有武器,然后皇室掌握了建设的权力。从根本上杜绝了起义军拿到武器的方法。他们怎么能赤手空拳翻起波浪?
[img]539948[/img]
就这样,在军队、制度和武器的控制下,秦始皇稳稳地镇压了所有准备移动的暗流。然而,当胡亥即位时,赵高并不像李斯那么优秀。再加上对酒色的沉迷,漏洞终究出来了。嬴政留下了完美的对策,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光起义直接结束了秦朝的遗憾。
为什么秦始皇在位时没有人造反? 一切都归功于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