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公元904年,朱全忠(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摧毁了长安宫的居民。虽然每一场战争都会导致城市的毁灭,但朱温“毁城”的目的是建造自己的宫殿,成为皇帝。
那朱温修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要用别人家的材料呢?
首先要看唐朝的宫殿——大明宫有什么宝藏。隋唐以前,中原一片混乱,长安城没有秦汉时期的皇家建筑。隋朝时,太极宫建成了。唐初,大多数皇帝都住在这里。这里的位置是根据《周易》的干卦理论确定的,但忽略了实用性。它是当时长安城最低的地形,非常潮湿。因此,它促进了大明宫的设计和建设。
同样,大明宫的选址也符合《周易》的干卦理论。整个宫殿建筑面积3.4平方公里,是明清宫紫禁城的4.5倍。仅从建筑气势来看,就堪称中国宫殿建筑群的巅峰之作。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局也为东亚和后来的古代宫殿建筑奠定了基础。它是唐代以后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对明清时期的故宫、日本、韩国和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年,朱温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顺便带走了“宫殿”。动机很简单粗暴:他要当皇帝了,怎么能在别处留下宫殿?
[img]540101[/img]
这么说吧,朱温拆除了大明宫??
事实上,自大明宫建成以来,共有17位皇帝,使用寿命超过200年,并在此期间进行了修复。然而,在唐玄宗皇帝期间,大明宫遭遇了灾难。唐玄宗年轻时精力充沛,治理国家很好。但在他的晚年,他不仅宠坏了恶棍,而且还宠坏了后宫。最后,安禄山抓住了机会,旗帜造反。
当时,唐朝的军队不能再战斗了。结果,他们失败了。此外,唐玄宗用人不当,安禄山直接在长安城下。这时,唐玄宗不得不抛弃城市,带着他的爱妃杨玉环、宠臣杨国忠等人逃往四川。事实上,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时期,那些获胜者很少有同情心。占领城市后,他们经常先抢后烧。
因此,长安城这次没能幸免,严重破坏了大明宫。此外,唐朝的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根本没有钱修复。在唐德宗和唐宪宗时期,只有一些宫殿被修复了。虽然后来的皇帝有意再现大明宫的辉煌,但这只能是一个愿望。
[img]540102[/img]
这是大明宫第一次遭受大面积破坏,很快又迎来了黄巢农民起义。
然而,这一次的性质似乎与安禄山不同。黄巢肩负着为人民谋福利的口号。据说他进入长安城时,人们非常欢迎他。
当时,唐朝的政府变得越来越昏昏欲睡,人们的生活非常艰难,否则黄巢就不会有那么多追随者了。虽然长安市这次很短,但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然而,在战争期间,建筑物将被破坏,特别是那些木制建筑。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钱来维护和修理,这是建筑本身最大的隐患。
而且,黄巢起义平息后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七月,李茂贞的岐山军“犯北京大师,宫舍,鞠躬灰烬,自中和以来,装修工作,扫地”,“中和以来,装修工作”,指的是黄巢兵退后,修复了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李茂贞的火使这一努力“扫地”。这是大明宫经历的第三次毁灭。
第四次是彻底拆除。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使韩建为修宫网使,装饰长安宫。当时,所有的建筑都无法修复,主要是修复太极宫。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天复元年十一月,强蕃朱温西进入潼关,宦官韩全教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烧宫城”。天佑元年,朱温下令彻底废除长安城,这一次给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
[img]540103[/img]
想想看,故宫这座4.5倍的皇家建筑,即使部分损坏,真正修复,也是一个大项目。当然,朱温只能带走那些可以沿着河流下来的木头。至于其他东西,据估计,在拆除过程中,许多东西都被遗弃了。
在那些日子里,当大明宫建成时,它举起了全国优秀的人才和艺术家,比如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也许,一些雕梁画栋会在岁月里变得有点光彩,但站在龙首山的骄傲是,随着建筑群的分拆,它被一点一点地剥离了。最后,只剩下一大堆砾石堆。
2010年,大明宫遗址公园建在原址上。虽然当年没有壮丽的气势,但单从正门丹凤门的“规模”来看,依然可以品味到“九天长合开宫,万国衣冠拜冠”的盛况。这是盛唐第一门,东西宽200米。穿过丹凤门,正殿含元殿迎面而来。然而,首先要穿过深630米的广场,但现在我们只能目睹含元殿的三层夯土高台。
那一年,选址龙首山,就是站在这里(大明宫含元殿)向南望去,整个长安城就在皇帝眼里。龙首山最高处修建了大明宫前朝区。然而,当年这样一座综合性的建筑,依然抵挡不住朝代衰落带来的厄运。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这么有价值的建筑就这么没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虽然被拆除,但仍被利用,证明物尽其用。
客观地说,即使没有战争的洗礼,如果木制建筑没有精心维护,也很难完全保存到今天。即使朱温没有拆除它,它也将被当地政府征用,或被人们视为建造房屋的原材料。
当时,我很感激没有文物保护的概念。除非大明宫一直被当代皇帝使用,否则它可能会避免灾难。然而,中国的皇都已经东迁了几千年。在这个过程中,大明宫也见证了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拆迁主体。
历史上大明宫遭受了哪两次严重破坏?是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