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清朝的火器往下看。
从后金时期到清初,清朝统治者仍然非常关注火器的发展。起初,后金没有发展火器的条件,但人们可以模仿或从明军那里抢劫。可以说,在明清战争中,满族在使用火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朝进入中原后,他并没有闲着。他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省,消灭了准噶尔,抵抗了沙俄。在这一系列战争中,火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清朝早期的君主基本上是明智的主人。虽然不可能完全打开国门,但仍然有可能学习点火器。康熙命令戴子专门设计各种火器。建立了近8000人的火器营,在此期间,清朝的火器制造水平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
[img]538340[/img]
由此可见,清初的火器并非没有发展。但康熙给人的感觉是火器逐渐放弃了,这使得火器在鸦片战争中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怎么了
首先,我们说满清是马背上的一个民族。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祖先留下的,不可能放弃。满清的皇帝和贵族对狩猎非常感兴趣。木兰围场可以说是满清的官方狩猎场所。在许多关于康熙皇帝的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中,都有关于康熙狩猎的描述和片段。
即使火器再次发展,也不能像西方那样全军武装。
毕竟,清朝仍然是一个封建王朝。说白了,小农经济是主要特征,普通人靠天吃饭。统治者重农抑商,从不热衷贸易。
特别是战争结束后,清朝的统治变得越来越稳定,康乾盛世即将到来。由此产生的傲慢情绪开始在清廷上下蔓延,对火器的关注自然变得越来越冷漠。
[img]538341[/img]
当然,如果大清想在这个时期主动改变,他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然而,随着康乾盛世的结束,清朝日益衰落,皇帝无法改变局面,官员腐败。即使清廷想改变,也很难改变。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清赖以维持的八旗兵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它类似于火器的发展。八旗曾经为大明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外国战争的结束,只有国内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八旗兵逐渐衰落。
[img]538342[/img]
然后,作为一种武器,火器自然会衰落。
特别是清朝衰落后,遇到的问题不是战争,而是中国的许多问题。即使是叛乱,起义军在清朝的框架内也不可能拥有任何先进的武器,人数的劣势也不可能成功。
鸦片战争期间,清军虽然能拿到很多火器,但质量比以前差得多,有的甚至已经生锈了。
但这只是清军失败的一个因素。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后金一开始好不到哪里去,弱胜强更是家常便饭。根本原因是清朝已经行将就木,腐朽不堪。
为什么清朝对火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为什么清朝火器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