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分裂了。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帝国,当然,真正雄心勃勃的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励志开疆扩土,甚至立了遗训,后人也要继续开疆扩土。
所谓开疆扩土,就是西征。
这就是蒙古帝国在建立初期三次西征的原因。
然而,当第三次西征即将结束时,他们的“可汗”蒙哥于1259年8月11日突然去世。
这次死亡没关系,谁来当可汗?
[img]536042[/img]
于是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争夺位置。
这场战斗持续了四年,最终忽必烈获胜。
在蒙哥去世之前,第三次西征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惜蒙哥一去世,国内就不稳定了。
国内不安,怎样才能“熙攘攘”?
更何况第三次西征的教练也是蒙哥的弟弟,叫旭烈唐。
家里出事了,他怎么能坐着不动呢?
他放弃了继续西征,带领军队回国。
所以第三次西征就这样结束了。
再来说说四年之争,蒙古帝国不能继续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先是自立为汗,不久之后,阿里不哥也自立为汗。
[img]536043[/img]
一个帝国怎么能有两个君王呢?
于是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内战。持续了四年。
既然是内战,那一定是两败俱伤。
结果忽必烈虽然胜利,但蒙古内部却形成了巨大的分裂。
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
只有伊利汗国选择了忽必烈。
阿里不哥战败后,四大汗国相继独立。
[img]536044[/img]
因此,蒙古帝国没有统一的政权。
无奈之下,忽必烈在公元1271年建立了元朝,属于他的国家。
这就是蒙古帝国无法掀起大规模战争的真正原因。
心不在一个地方,怎么可能对外一致?
为什么蒙古帝国在早期只有三次西征?为什么以后不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