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536623[/img]
事实上,宁古塔是清朝关外流放罪犯的城市名称和场所。宁古塔将军是吉林将军的前身。宁古塔属于偏远地区。在过去,环境恶劣,气候异常,草不生,谷物不长,非常适合罪犯的改造。既不是塔,为什么也叫“塔”?
据说清朝有六个远祖兄弟住在这里。满语叫“宁古”,个叫塔,古叫“宁古塔”。
将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扬善,让罪犯离开家乡,在海关外自首、思考、后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朝皇室的家乡“做出贡献”。在清朝,中国有一些偏远和落后的地区,但为什么清朝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进行改造,宁古塔是首选呢?
[img]536624[/img]
意图很明显,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也是清朝皇室的家乡。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朝皇室的面貌,还要挨饿,为当地官员和满族人当牛当马,成为家奴,展现祖先的荣耀。
宁古塔昂邦章京自清顺治十年(1653年)成立以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大量受朝廷惩罚的官员将领被分配到宁古塔,尤其是顺治至乾隆时期,数千人被流放到东北,使宁古塔成为当年著名的流放地之一。
你知道,从北京到宁古塔,有4000英里。这是一次为期四个月的迁徙,每天50英里,日复一日。今天,随着交通的发展,50英里只有半个小时,但几百年前,这对那些只依靠脚和枷锁的流动人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此外,当时的东北地区是一个广阔的冰封之地。他们的牢房位于东北边境,人烟稀少。每年只有五月是温暖的,八月是冬天。“宁古寒天下无所有”。逃跑是不可能的。森林、沼泽和野兽是这里的特产。如果你跑不了多远,你就会迷路。最后,你要么被冻死,要么被饿死,喂野兽。
[img]536625[/img]
清朝东北地区有许多流放地。起初,囚犯被派往沈阳和尚阳堡,然后前往吉林乌拉和宁古塔,最后前往黑龙江爱辉、齐齐哈尔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宁古塔,即今天黑龙江省的海林和宁安市。仅在清初的顺治时期,数千人就被流放到东北地区的宁古塔,包括科学场案、浙江东海案和文字狱。
后来,乾隆初年发布的《清朝法律》规定:“强盗免于死亡,抢劫了几个家庭止于第一个家庭,帮派小偷提供了第一个小偷的即时获胜者,以及盗窃坟墓的第二个家庭。”发送到宁古塔的罪犯通常持续10年,然后调查他的实际表现。如果他能忏悔,改变邪恶,并愿意回到原籍,他就会被允许回到原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除非皇帝特别批准,否则将永远不会进入海关。
根据《中国通史》、根据《清史稿》等史书记载,除平民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被派往宁古塔。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徐尔安因上疏称赞瑞亲王多尔根,并要求多尔根平反昭雪,恢复爵位。皇帝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两人死刑。然而,皇帝认为他们在朝廷取得了成功,于是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为什么选择宁古塔而不是将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