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提到燕国伐齐,我总会想到电视上的那个,所以我必须详细告诉你
乐毅的奇迹经常被谈论。除了陈青,最强大的将军似乎是他。你知道,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然而,乐毅把它带到了顶峰,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使燕国作为最弱的国家,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只有两个城市在努力坚持,几乎摧毁了这个国家。难怪连诸葛亮都是乐毅的铁杆忠实粉丝。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本来燕昭王活着的时候,燕惠王和乐毅的关系就不好了。现在燕惠王一上台,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么厉害的将领,只剩下两个城市打齐国,怎么打不下来?肯定有问题,明明是想养寇自重。
[img]535401[/img]
而且乐毅以前和自己有过矛盾。如果有一天他反击,他还能活多少天?田氏代齐的殷鉴不远。燕国有一天会来玩这样的游戏。该怎么办?燕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召乐毅回国。
乐毅也不傻,一听就知道这是要搞大清洗,一旦回国,马上就身首异处,于是跑了,投奔赵国。
如果燕惠王信任乐毅,他可以打败齐国。不幸的是,燕惠王太怀疑了,派了一位水货将领去上乐毅的课,最终导致了失败。然而,这种理解只是肤浅和肤浅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齐国为什么只剩下两个城市,但怎么也打不下来。1、人心向背
首先,为什么燕国一开始对齐国的战争如此顺利?主要原因是齐民王在位时,大兴土木工程,极度奢侈,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导致人民受到巨大压榨。当然,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抱怨。
[img]535402[/img]
然而,在这个时候,齐民王被剥皮抽筋,不仅死了,而且以一种可怕的方式痛苦地死去,这真的很受欢迎,也释放了人们的怨恨。
齐民王死后,齐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转变为国家矛盾。2、盟友撤退
其他五国愿意共同攻击齐国,无非是为了获得一些好处,削弱齐国的力量。现在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好处,齐国已经崩溃了,所以没有必要继续战斗。剩下的两个城市都是硬骨头,让燕国慢慢吃吧。最好让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恐怕燕国真的吞并了齐国,变得强大起来,成为下一个齐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就这样,盟友一撤,燕国只能孤军奋战,胜算大大降低。3、疲惫情绪
一开始,燕国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良性循环。战斗越顺利,士兵的士气就越高,战斗力就越高。战斗力越高,战斗越顺利,士兵的士气就越高。
[img]535403[/img]
然而,两个城市被包围了五年,碰了钉子,努力工作,然后衰落,三次耗尽,那种情绪也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思乡、反战的情绪。当然,一开始就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总之,燕国毕竟是小国,齐国是大国,即使在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从国力的角度来看,燕国毕竟还是比较空虚的。
不要看齐国只剩下最后两个城市。此时,燕国已经处于弩的尽头。对于乐毅来说,他可能几乎无法维持战争局面。然而,战争变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打破了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战争局面,齐国有能力组织反杀。
如果燕国伐齐时不换乐毅,伐齐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