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齐、韩、魏联军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

垂沙之战,楚国遭受重创。为什么三国联盟不趁势消灭楚国?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垂沙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01年,齐、韩、魏联军攻打楚。公元前301年,齐、魏、韩联军进攻楚方城,双方持续6个月(今河南西南唐河,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当时齐宣王不愿意僵持下去,催促齐军主教练匡章早日决战。随后,匡章命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边。

后来,一位樵夫告诉他:“了解河流的深度太容易了:楚军重兵防御的地方都是河流浅的地方;楚军防御力量少的地方都是河流深处。“根据这一理论,匡章可以找到楚军防御的弱点,迅速渡河,突然袭击楚军,在水边的垂沙(今河南唐河)打破楚军。因此,楚国在垂沙之战中最终遭遇败仗,显然是非常明显的。那么,问题来了,齐魏韩三国重创楚国后,为什么不乘胜灭亡楚国呢?

[img]534171[/img]

@ 在垂沙之战中,齐、魏、韩三国在重创楚国主力后,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夺取。楚国大军主教练死后,部将庄齐率领兵马叛变。起义大军曾攻占楚国都城营(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领土划分为几块。因此,很明显,楚国在垂沙之战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此基础上,三国联军可以趁势消灭楚国。

然而,三国联军并没有追求胜利。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战争中,楚国不得不向齐国屈服,被迫以王子的水平为质,向齐国寻求和平。在我看来,如果楚国继续抵抗,三国联军可以以此为借口继续攻击楚国。然而,当楚国主动寻求和平时,这无疑是三国退出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已经成为三国选择退出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楚国幅员辽阔,这增加了消灭楚国的难度。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起大海,南起南岭,北起河南中部、安徽、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辽阔。到目前为止,楚国已经进入了顶峰。楚国幅员辽阔,这意味着如果你想消灭楚国,齐国、魏国和韩国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img]534172[/img]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垂沙之战的后续战役自然会陷入僵局,齐国、魏国、韩国选择见好就接受。例如,魏国和韩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北部的一些领土,也就是说,它们已经获得了实质性的好处。如果你继续投资,也许你必须吐出你以前得到的好处。另一方面,在我看来,秦国的虎视眈眈,也是魏韩不敢孤注一掷消灭楚国的原因之一。

秦昭襄王四年(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攻打楚国。楚国派太子熊横到秦国作为人质,秦国发兵救楚国,占领蒲阪(山西运城永济市西)、阳春(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封陵(山西运城芮城风陵渡)。秦国再次攻打韩国,再次攻占武遂(山西运城垣曲)。垂沙之战前,秦昭襄王曾派兵救援楚国,并攻打魏国和韩国。对魏国、韩国来说,如果真的投入大军消灭楚国,那么后方必然会相对空虚。

此时,如果秦国全力出击,魏国、韩国很可能有灭国的风险。在权衡利弊之下,魏国和韩国自然无法承受这种风险。毕竟秦国对自己的威胁比楚国大。例如,秦朝王朝14年(公元前293年),韩国和魏攻击秦朝。秦国任命白起为教练,在伊阙(河南洛阳南)击败了魏韩联军,导致魏韩两国付出了20多万精锐士兵死亡的代价。

[img]534173[/img]

@ 此外,齐宣王的去世成为齐国撤军的重要原因。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去世,其子田即位,为齐民王。对于垂沙之战来说,是在公元前301年取得胜利,但在齐、魏、韩大军取得胜利后,匡章收到了齐宣王去世的消息。至于刚刚到位的齐民王,自然不愿意大军长期在外打仗,也就是说,这不利于齐民王控制大军。@ 对匡章而言,只能带领齐国大军班师回国。在垂沙之战中,虽然是三国联军,但主力自然是齐国大军。战国中期,齐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都需要礼让三分。齐国撤军后,魏国和韩国实际上并没有消灭楚国的实力。

因此,垂沙之战在公元前301年结束。然而,对楚国来说,垂沙之战是其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公元前299年(楚怀王30年),秦国稳定齐国后,秦朝朝王对楚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他带领军队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八座城市;另一方面,楚怀王被邀请到武关会盟。结果,楚怀王来到武关后,秦昭襄王威胁楚怀王先割巫,黔中之郡,后结盟,楚怀王怒气冲冲地说:“秦诈我,强迫我以地。再也不肯答应秦的无理要求了。秦昭襄王于是将楚怀王拘留在秦国。最后,楚怀王客死在异乡,楚国也开始衰落,失去了争霸中原的实力。


为什么齐、韩、魏联军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为什么齐、韩、魏联军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

,,,,,,,

  • 吴王阖闾:春秋第一奸雄 带领吴国步入一个新纪元
  • 楚庄王之后,春秋近百年没有霸主出现。吴王阖闾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中原诸侯争霸的正规途径,这是,他太阴狠了。说起来,吴...

  • 勾践卧薪尝胆了多少年?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 勾践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卧薪尝胆啊,打入敌营啊,隐忍不屈啊,多能耐啊。猪狗不如的日子过了十年啊,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了十...

  • 揭秘:商圣范蠡师承何方?以及一生命运如何
  • 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他 为何落得被赐死的结局?
  •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出了昭...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