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和清朝,
清朝时期,准嘎尔实际上只是西北边境的一个分支部落。当时,这个部落的发展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清朝刚刚进入中原,立足不稳,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南方。它没有太多精力考虑西北边境,实际控制能力也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原因是准噶尔部落利用清朝平定三藩时期的快速发展,迅速统一了周边部落,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力量。当清朝彻底平息了三藩之后,往西南方向看,突然发现准噶尔已经发展成为清朝不可忽视的力量。
[img]532176[/img]
作为准噶尔部族,清朝确实虎视眈眈。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对清朝进行沉重的打击,扩大自己的力量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康熙中期开始攻击准噶尔部落。纵观准噶尔和清朝的整体战争趋势,不难发现这场战争已经断断续续战斗了60多年,直到乾隆时期才完全结束。要知道当时准格尔部落只有60多万人,平时用于作战的军队只有4万多人,最高时间不超过7万人。在康乾盛世的清朝,人口鼎盛时期有3亿多人。对抗一个人口3亿的强大帝国,准噶尔还能支持60年的战争。原因是什么?
[img]532177[/img]
应该有很多详细的原因,包括准噶尔部落本身属于游牧民族,骑兵非常擅长战斗,包括清朝进入中原后,整个八旗的作战能力下降。此外,清朝的整体战略原因可能不会完全消除,导致战争,断断续续60年,但如果我们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大问题,即设备问题。
[img]532178[/img]
的确,你没听错。准噶尔军队在装备上比清朝八旗军队强很长一段时间。
也许很多朋友不相信这种情况。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准噶尔本身就是西北边境的一个部落。这样的游牧民族还能拥有什么先进的装备?
[img]532179[/img]
事实上,在准噶尔和清朝战争的头十年里,整个军队在装备上无法与清军相比,但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1716年,准噶尔部与沙俄开战,歼灭了3000多支沙俄军队,俘虏了数百人。对准格尔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数百名被俘的沙俄人中,有大量制造火器的工匠。准噶尔当时看得很清楚,这一时期正是利用这批沙俄工匠,制作出大量装备精良的火器。在当时的清军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火器,但清朝的火器更多地继承于明朝,而明朝的火器更多地来自葡萄牙人。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军手中的火器已经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火器。
[img]532180[/img]
在这种情况下,准噶尔的军队在开战十多年后完成了装备上的反击。正是手里有强大的火器装备,加上准格尔强大的骑兵,准噶尔在与清军多次作战的过程中,总能以少胜多,甚至打八旗骑兵。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著名将领阿桂上演:“掘得大铜炮四,冲天炮筒八,大小炮子一万多。考虑到当时清军使用的火器密度,这个数字远远高于清军。
正是由于装备的优势,准噶尔才能与大清帝国进行长达60多年的战争,少数军队才能与大清帝国进行战争。作者个人认为,如果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部落,深入回顾和思考设备差距,清朝以后的历史趋势可能会发生变化。毕竟,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清朝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直观作用。
准噶尔作战的军队最高不超过7万人 准噶尔是如何支持6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