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许多大臣一生都帮助过许多皇帝,有些是皇帝的死,延续到下一个,有些是在战争中忠于下一个皇帝,但这可能很难重复使用。毕竟,他们是前朝的人,新皇帝或多或少会有些不信任。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帮助了十位皇帝,每次都被重复使用,但也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他是谁?他是怎么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img]531111[/img]
在一些历史剧中,我们经常听到“三朝老兵”这个词来描述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朝廷大臣。皇帝通常有可疑的性格。即使是第一位皇帝留下的孤儿大臣也可能得不到新皇帝的重视。毕竟,他们担心大臣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结婚,并对皇权构成威胁。然而,历史上有一位非常好的大臣,他一生辅助十位皇帝,每次都被重复使用,最终都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这个人叫冯道,名叫“长乐老”,出生于唐末的颍州景城。冯道家境一般,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野心。在亲戚朋友眼里,他是一个对名利漠不关心的人。二十多岁时,冯道得到了幽州节的赏识,成为了他账下的一名小官员,开始了他的仕途。
唐朝灭亡后,直到赵匡胤成立北宋几十年,世界一直处于战争格局。稍有实力的诸侯都想当皇帝,先后产生了许多分离的政权,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公元923年,李在叶都登基称帝。唐朝政权建立后,冯道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img]531112[/img]
在此期间,冯道是一名廉洁的官员。有一次,他的家乡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他用家里所有的钱和食物来帮助人们,主宰茅草屋,所以他更出名。据说契丹皇帝听说冯道的事迹后,想派人抢冯道,然后封他为大官。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冯道一直在后唐当官,并于公元927年担任首相。
石敬堂与契丹灭后唐,建立了后晋,不但没有为难前朝重臣冯道,还让他继续当宰相,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石敬堂对冯道一般都不好,不但授予他为司徒,兼侍中,还封他为鲁国公。也许冯道不喜欢石敬堂的行为,所以他要求辞职回到家乡。石敬堂不同意。有一次冯道没有去朝廷,石敬堂派人去说:“如果你明天不去朝廷,我会亲自邀请的。”
[img]531113[/img]
后晋被契丹摧毁后,冯道主动去见耶律德光,劝他不要生气,尽量保证中原人民不受侵犯。从那以后,冯道又附属于后汉,被皇帝任命为太师。在此期间,他遇到了郭威将军,也就是下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成立后一周,立即拜冯道为太师和中国书法命令。无论何时,郭威都不会直接喊冯道的名字。其他人甚至不敢想到这样的荣誉。
有些人认为冯道是一片墙草,可以成为十朝的老兵,北宋欧阳秀、司马光等人看不起冯道,甚至骂他为“奸臣之尤”。但事实上,冯道敢于直接建议,也愤怒地批评了周世宗柴荣,他提拔了很多人才。冯道之站在乱世中,不是为了奉承皇帝,而是因为他有非凡的能力,知道如何处理君主和大臣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冯道辅佐皇帝后还能得到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