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国在长平战争中支援赵国。 为什么韩国不帮助赵国?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廉颇,意图快速决战,结果被白起击败。包括赵括在内的45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强到弱,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长平战争结束后,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军20万兵伐赵,直攻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57年12月,赵国岌岌可危时,魏、楚军陆续抵达邯郸郊区,进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魏楚两军出城反击。秦军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下大败,损失惨重。因此,长平战后,魏楚都选择支持赵国。其中,就魏国而言,赵国都来自晋国。所以,问题来了,长平战后,魏国选择支持赵国,但韩国为什么选择沉默呢?

[img]526793[/img]

@ 在我看来,韩国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赵国。一方面,韩国、魏国、赵国都来自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即三晋同气连枝,关系密切。特别是战国初期,三晋经常在对外作战中联合进攻齐国、楚国、秦国等强国。另一方面,都来自晋国,@ 三晋魏赵韩在地理位置上也很接近。因此,很明显,韩国和赵国之间存在着唇亡牙寒的关系,即一旦赵国被秦国消灭,韩国和魏国显然将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所以魏国选择救赵国,但韩国却无动于衷。

[img]526794[/img]

作者认为,长平战后,韩国对赵国坐视不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赵国在长平战争前多次进攻韩国,这让韩国非常生气。例如,公元前265年,齐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至于早些时候公元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联手进攻韩国华阳地区。根据《战国策》、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公元前275年,赵国和魏国攻打韩国重要城市华阳,韩国向秦国求助,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顾侯魏冉、胡青率军救援韩国。

公元前273年,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天行军百里的速度进行长途攻击。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战场上,击败了赵魏联军。因此,赵国和魏国在华阳之战中进攻韩国,被秦国击败。而这无疑导致了韩国对赵国的怨恨。另一方面,韩国对岌岌可危的赵国保持沉默,与自身实力直接相关。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综合实力最弱。在长平战争之前,韩国的领土被秦国一步一步地侵蚀。例如,53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

[img]526795[/img]

@ 而且,在长平战争期间,韩国的上党郡也丢失了。再加上伊阙战役、宜阳战役等战役的失败,韩国在战国中后期没有多少精锐力量。因此,在长平战争之后,虽然秦国几乎要突破赵国的首都邯郸,但就韩国而言,没有支持赵国的力量和勇气。相应地,虽然魏国也处于巅峰时期,但瘦骆驼比马大,对于曾经称霸中原的魏国,仍有支持赵国的实力。一般来说,对韩国来说,他们在长平战争前后选择了自我保护的态度,即秦赵之间的较量保持中立。就魏楚而言,他们选择在邯郸之战中支援赵国。然而,在邯郸之战秦国遭遇重创后,韩国和魏国、楚国、赵国一样,也趁机收复了被秦国占领的疆域。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魏国在长平战争中支援赵国。 为什么韩国不帮助赵国?魏国在长平战争中支援赵国。 为什么韩国不帮助赵国?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揭秘:白起为什么会两次拒绝秦昭王出兵赵国
  •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

  • 运动战大师李牧:第一个不敢南下打匈奴的将军
  •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在史记中开始作为赵国守北方的优秀将领介绍。 李牧(?―前229年),生年未知,据估计出生于赵武灵...

  •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中刘邦最敬佩为何是他
  •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史记》记载,刘邦当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