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开始了对外赔偿的道路,并多次刷新赔偿金额。大致有三点需要注意:
[img]525647[/img]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共赔偿3902万银,主要包括《广州条约》630万元(银元)、《南京条约》1348万2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600万2银,其他条约,如《北京专条》、《伊犁条约》等。这些赔偿总额相对较小,一般在条约签订后不久就结清了。
[img]525648[/img]
甲午战争结束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2.2万元交给日本作为军费赔偿。”@ 还要支付3000万两个“赎辽费”。当时清政府年收入只有7000万到8000万。为了赔偿,清政府已经向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借了三次贷款,贷款将支付高额利息。
[img]525649[/img]
据统计,为了支付甲午战争赔偿,清政府共提供了3亿多笔外债。总的来说,甲午战争赔偿共涉及本息7.29亿两银。日本的赔偿基本上是在约定的几年内还清的,而贷款一直推迟到20世纪30年代。
[img]525650[/img]
清朝灭亡后留下数亿坏账,主要是指庚子赔偿。根据《辛丑条约》,中国从海关银行等关税中拿出4.5亿两白银赔偿各国,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年利率为0.4%,分39年还清。这样,本息总额为9.8亿元。如果算上地方赔偿,已经超过10亿元。
[img]525651[/img]
这部分赔偿金从1902年开始支付,直到1938年停止支付,中间跨度为36年。在此期间,清朝倒台、中华民国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赔偿的进展。最后,实际支付的赔偿金为6.5237亿两银。这部分钱将减少,部分与一些国家退还赔偿有关,部分与一些国家取消赔偿有关。
例如,自1909年以来,美国将减少1000万美元的本金和以前收到的部分退还给中国。当然,这笔钱不是直接退还的,而是在美国设立了一个学习基金,以支持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美国的长期投资不仅赢得了声誉,而且也赢得了未来的利润,即人才和公众舆论站在那边。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img]525652[/img]
另一个例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败,德国和奥运会部分取消了相应的赔偿,俄罗斯部分推迟了5年。1925年,法律﹑日﹑英﹑比﹑意﹑荷兰和其他国家也声明退还赔偿余额,设立部分资金支持中国文化事业。当然,这只是口头上的,中国人申请拨款的难度可想而知。@ 到底有多少钱用于文化教育,已经无法核实了。
清朝灭亡时,还有那么多赔偿没有还清 剩下的钱最后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