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马士英死于殉国,被后人责骂?

历史上发生的“殉国”行为并不少见。当一个朝代即将灭亡时,许多人仍然怀念这个国家,憎恨入侵者,选择与自己的国家一起死去。后世通常对这些人非常尊重。然而,历史上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南明时期的马士英。明朝灭亡后,政权向南转移,虽然不被历史承认,但南明确实存在。然而,最终,南明也灭亡了。一位大臣抵抗清兵,最终以身殉国。这就是马士英。马士英应该受到后人的尊敬是合理的。为什么人们说他是奸臣?

[img]525313[/img]

1、马士英人物简介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相传本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予南京户部主任,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峰总督等。甲申变更后,马士英、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户部尚书高鸿图等拥立福王朱由松为帝,是弘光帝。由于“拥兵迎福王于江”的功绩,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兵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为南明洪光政权的首辅,被称为“马阁老”。后国事不济,曾立福王朱由松登基,抵抗清兵入侵,最终殉国而死,但世人对其死因怀疑,在清代,被后人责骂。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的《生存记录》对他们持有公平的理论。有《永城纪略》(含《永书》)和一些诗、书、画作品。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马士英与阮大成同中会试。又过了三年,士英授予南京户部主任。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五年来,推进右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号召公款数千金,馈遗朝贵,为守卫太监王坤所发,坐遣守卫。然而,这是官场惯例,所以当时东林复社集团的相当多的人上书称之为阉党构陷。

[img]525314[/img]

2、士英发迹

崇祯初年,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倒台,连依附于他的阮大成也光荣退休。官场失意的阮大成避开了南京,遇到了和他一样沮丧的马士英。

阮大成和马士英忍不住聊了几句。渐渐地,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近,成为了“相交甚至快乐”的知己。

就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的周延儒想在大明官场再就业,但他没有足够的资金。阮大成知道后,他立即挥手,拿出22万白银给周延儒找工作,很快让周延儒回到内阁首辅的高位。

东山再起后,周延儒立即向阮大成开启了报恩模式。阮大成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周延儒推荐马士英为官。

这时,世界上没完没了。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围攻下,明朝相继失去了城市和土地,迫切需要好将军来平叛。因此,周延儒利用目前的情况向崇祯推荐马士英平叛。

早已不知所措的崇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马士英变成了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州、凤阳等地的军务,专门负责清理叛军的朝中大臣。

要说马士英真的很有竞争力,保定总兵刘超叛乱,崇祯让马士英平叛。马士英一句话也没说。他带着一票人打败了叛军,没有反击的力量。他还逮捕了刘超到北京进行法律。

此时的马士英,可谓忠勇纯洁,大明江山栋梁之臣,明朝未来的希望之星。

不幸的是,人们总是会改变的。1644年,大顺军打开了北京的大门,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宣布大明以“天子死国”的悲剧结束。山河破碎的国难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例如,希望之星马士英从此走上了黑化之路。

[img]525315[/img]

3、败坏朝纲

崇祯死后,远在南京的文武官员商量再立新君,其中鹿王朱常和福王朱由松的呼声最高。

可以合理地说,福王朱由松是崇祯的堂兄。在血统亲疏方面,他应该继承大统。然而,以东林复社为首的官员担心,福王登基后会追究“妖书”和“攻击”、“移宫”等案,于是打着“立贤”的旗号,要求立鹿王为君。

就在两派人马为福拥鹿僵持不下的时候,马士英却表现出了实干的精神,率军5万人拥抱福王朱由松直奔仪真,使福王即位成定局。

福王登基后,定都南京,改年号红光,南明小朝廷映入世人眼帘。

马士英以支兵迎立福王的伟大成就被授予首辅。马士英有发言权后,立即推荐阮大成为官,以报答当年的推荐。

在马士英的推荐下,弘光帝先后任命阮大琏为兵部增加右侍郎、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等职务。每一个都有真正的权力和尊重的权力。

不幸的是,回到权力中心的阮大成并没有想到忠诚地为国家服务。相反,他依靠马士英的支持者,大力压制东林党和一些正直的朝臣,迫使史可法律主管淮扬,正义之士纷纷夺冠。

阮大成在不断激化党争的同时,马士英也不断以酒美迷惑洪光帝,偷偷窃取权威。结果,马阮两人耍君弄权,败坏朝政,使朝廷上下一片烟雾缭绕,最终造成严重的内部滚动。

在马士英首辅的帮助下,南明王朝不仅没能恢复旧山河,反而越辅越衰。本该支撑南明王朝的马士英,成了弘光朝的掘墓者。

[img]525316[/img]

4、以身殉国

马士英和阮大成以劫私报复,党同伐异的神操作使朝中人才凋零。扬州只有一位历史可法、忠诚的督教,从不放弃南明王朝。

没想到马士英竟然是史可法这样的好将军也容不下。他不但处处约束史可法,还疯狂地克扣史可法的粮食工资,导致前线部队断粮。

焦急的史可法多次写信给下属要工资,但马士英却置若忽视。不仅如此,马士英还不顾军政要务,将儿子提拔为总兵,管理京师防务。

马士英的逆天操作引起了愤怒和怨恨。最后,左良玉手里拿着一支重兵,受不了了。在摧毁马士英奸夫的旗帜下,他率领军队东征开始了一场“清朝君主侧”的战斗。

左良玉起兵的消息传来后,马士英仍然坚持“宁死卤,不死反”的主张。他严格要求史可法移动师阻止左良玉,这直接导致江北和淮扬防空。已经虎视眈眈的清军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呢?于是八旗铁直奔扬州,史可法不得急于向朝廷求助。

值此国难之际,马士英依然以内战为先,根本无视史可法的求助,导致一代名将英勇殉国,清军锋直接逼近南京。

1645年,清军征服南京,无数高门显贵。为了生存,清流雅士争先恐后地剃了头发,换了衣服。然而,马士英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风格。他去了杭州和绍兴的许多地方,继续高举反清的旗帜。不幸的是,他英勇正直,因为他失去了敌人。

马士英殉国后,很多人怀疑马士英“奸臣”的身份,甚至提出了“忠奸莫辨”的主张。然而,回顾马士英的首辅生涯,他既没有首相能撑船的胸怀,也没有能力胜任首辅。结果,洪光无休止地战斗,没有战斗力。说马士英误国真的不是冤枉他。

我只能感叹南明人才的枯萎。经过多年的党争,连马士英都成了南明为数不多的“忠臣”之一,这说明南明人才的反淘汰有多严重。这样,南明小朝廷最终落得烟消云散的结局,可以算是自己的错。


为什么马士英死于殉国,被后人责骂?为什么马士英死于殉国,被后人责骂?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介绍 史可法简介
  • 史可法简介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