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京有长江作为天险 为什么南宋不定都是南京,而是临安?

我列举了南宋的几个主要首都,名义上是开封(两宋时期)。南京,商丘(3个月)。行都,南京(10年)。绍兴(6年)行都。南宋皇帝都葬在行都绍兴,杭州(117年)。除长江天险外,杭州比南京更安全。除了南京的长江天险,杭州还有上述淮河防线进攻,还有两条防线加上逃跑,而且离海很近,正如大家所说,逃跑很方便。然而,我们所说的南京意味着北伐。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杭州在南宋时期总是行走(陪都),更名为临安府。这也告诉或麻痹了世界各地的臣民朝廷,有一天北伐将回到开封。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关于金国的信息。我不会北伐,也不会现在。即使南宋北伐失败,依然可以依靠江淮防线守卫临安。如果是在南京,就要面对北方的兵锋。

[img]524126[/img]

南京是前线,赵构没有勇气。赵构一路被金兵追到杭州。首先从开封逃到商丘,然后逃到扬州,没有看到金兵的影子,然后逃到南京,准备在这里建都,金兵还没到江北,赵构就逃到了苏州,还没站稳,一路逃到了杭州。金兵过江,赵构再次难逃,逃到泉州。这个还不放心,直接逃到海上,飘了几个月。后来岳飞和韩世忠在南京打败了金兵,赵构才重新上岸,虚张声势再次来到南京,但没有多待,又回到了杭州,从此留在了杭州。

[img]524127[/img]

无论是北宋时期,还是前后朝代,南京都比杭州更适合都城。南京在北宋时期很容易被金军攻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北宋朝廷当时没有用心经营江宁城。当时,除东京开封外,北宋朝廷主要经营的大城市是北京的名字,西京洛阳和京兆府长安。南京与苏北河南平原完全相连。所谓淮河长江,就是心理安慰,不能真正阻挡敌人。这就是为什么南京的政权在历史上经常被摧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没有地理隔阂,离北方太近。

[img]524128[/img]

为什么南宋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首先,临安的意思是暂时安顿下来。严格来说,杭州只是一个偏安王朝。它也是一个陪伴首都的城市。南宋时期,河南商丘、江苏南京等,但首都一直是开封。第二,历史上所有定都南京的人都有北伐的意图。南京固有王气,宋高宗不想误解金人。@ 南京临长江,当时是宋金前线。一旦发生战争,逃跑就不方便了,杭州可以直接乘船出海,方便跑步。第四,宋高宗定都杭州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反击北伐。南京靠近南北,这也意味着南方政权天子守国。历史南渡的王朝将以此为首都。一方面保存汉文明火种,另一方面徐图北伐。

[img]524129[/img]

隋唐以来,以台州、绍兴、宁波、杭州为代表的浙江,在中国乃至大中华文化圈享有很高的文化地位,“唐诗之路”、浙江山川地理、各门佛寺、国内外文人学生、大德高僧、朝圣者纷纷踏来。即使在明清时期,浙江也受到统治者的压制,尤其是在清朝,但在文人心目中,浙江仍有较高的文化地位。

[img]524130[/img]

南京就在长江边缘,不安全,金人一南下首当其冲。而且两宋时期杭州是江南第一城,格局确实相当大。繁华远胜苏州,宋灭南唐,南京有点衰落。说到安全和跑路,绍兴显然更好,一个在钱江南岸,多一个屏障。另一个丘陵地形,金骑兵也不容易展开,也可以从上虞或余姚乘船逃跑。说白了,绍兴真的太小了,容纳不了那么多外来人口和政府机构。另一个是从高宗到臣子,都觉得绍兴这样的农村地区太无聊了,只有一些自然风光。此时,杭州是江南第一城,适合定都。


南京有长江作为天险 为什么南宋不定都是南京,而是临安?南京有长江作为天险 为什么南宋不定都是南京,而是临安?

,,,,,,,

  • 南宋大臣曾怀生平简介 曾怀历史如何记载的
  •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

  • 著名奸臣汪伯彦的故事 汪伯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