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字玄德小时候很穷。他和母亲在卖鞋织之前谋生。东汉末年开兵时,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只为争取一方霸权。208年,孙刘联军赢得赤壁大战,221年称帝(蜀汉阳烈布),国号汉,年号张武。
蜀汉张武元年(221年)秋,关羽被杀,荆州沦陷,张飞被杀。登上王位的刘备亲自带领军队征服东吴。222年,刘备在吴蜀彝陵战役中被鲁迅打败,精力充沛,刘备退守白帝城。
[img]522648[/img]
张武三年春,刘备病重,在刘备生命的最后一刻,丞相诸葛亮奔赴永安宫受命。据史书记载,刘备哭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闻言泣不成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之节,然后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留下遗嘱,把精力充沛、精力充沛的蜀汉烂摊子抛给后主刘禅,带着未完成的志向去世。223年6月10日(蜀汉章武三年4月24日),刘备病逝白帝城。在正史中,白帝城托孤创造了君臣鱼水深的景象,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从此成为千古美谈。
历史上真正的白帝城托孤是什么样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img]522649[/img]
无论是君臣相亲还是刘备都无奈地委托诸葛亮,故意用“君可自取”来激励诸葛亮。从表面上看,白帝城的孤儿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对手戏。事实上,刘备孤独的时候,还有另一个人在场。那个人是蜀中干才李燕,他被召到刘备的病床前,并被封为尚书令。你可以自取”这句惊人的话实际上是对他说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规划了基本的战略路线。然而,随着荆州的丢失、关羽的死亡和张飞的死亡,刘备只留下了益州。然而,蜀国当地士人长期以来一直在抱怨外国刘备集团,刘峰欺骗了人们,双方之间的冲突继续存在。为了平息怨恨,刘备只能听诸葛亮的建议,杀死刘封。刘备称帝后的皇后也是刘璋兄弟刘茂的遗孀吴氏,可见刘备的努力,但也反映出刘备的基础不稳定。
[img]522650[/img]
此时,唯一能真正代表蜀中势力的关键人物是李燕。在蜀汉政权中,李燕曾担任福利将军、前卫、兴业将军、辅汉将军。由此可见,李严的政治才能出众,受蜀地士人的信赖。刘备托孤最终选择诸葛亮为头号辅命大臣,让李燕“同为辅命大臣”,既坚持了蜀汉北图中原的基本国策,又有效安抚了蜀国的“老人”。刘备选择李燕,也是李燕本人和诸葛亮是同乡,在荆州和四川都有关系。以免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内讧激烈,难以控制。
历史上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