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贞观年间,有一个叫贾嘉隐的人,小时候很聪明,被时人称为“神童”。
《国史》记载:贾嘉隐七岁时,被皇帝征召入宫。
大臣长孙无忌、李积(原名徐世绩)当时首先见到了贾嘉隐。
李积故意戏弄他说:“我靠什么树?”
小贾回答说:“松树。”
李积一脸坏笑:“这显然是槐树,怎么说是松树?”
贾嘉隐说:“以公配木,何必非松邪?”
——大人是“公”,“公”和“木”合在一起,难道不是“松”吗?
[img]522984[/img]
一边的长孙无忌觉得小家伙有点意思,于是对小贾说了同样的问题:“我靠哪棵树?”
贾嘉隐说:“槐树。”
长孙无忌觉得很不公平,于是问他:“你确定不会改变吗?”
贾嘉隐说:“不改,“木”和“鬼”合在一起不就是“槐”吗?”
大家捧腹大笑。
贾嘉隐十二岁时,考上了举人,虽有雄辩之才,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生的“丑”。
贾嘉隐被征召入朝,皇帝亲自决定是否可以入朝为官。
当时正赶上众大臣散朝,很多人都很好奇,都来看看小贾到底长什么样。
在其他人评论之前,英国公李积急忙说:“这孩子长得像个尖脸,凶神恶煞,怎么会聪明呢?”
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贾嘉隐回答说:“胡头还是宰相,象脸何废聪明。”
——长葫芦头可以当宰相,为什么象脸不聪明?
满朝文武顿时哄堂大笑。
不为人知的7岁神童贾嘉隐,长大后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