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朱允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后世看到建文皇帝朱允文,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软弱的皇帝。面对他的四叔朱迪,他没有用军队来抵抗。最后,他的下落不明。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评价离不开“仁孝软弱”这个词,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是如此。但是,历史上真正的朱允炆真的是这样吗?朱允炆真的是仁孝软弱的皇帝吗?
[img]523505[/img]
1.朱允炆对叔叔的态度是什么?
朱云文,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12月5日,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父亲朱彪死亡。朱云文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皇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后来,他在燕王朱迪发动的靖难之战中失踪,建文皇帝的下落成了一个永恒的谜。
在历史上,建文帝朱允文总是喜欢把他描述成一个善良无害的小皇帝,甚至在与他的燕王的战斗中说“不要伤害我叔叔”。许多人也把朱迪的胜利归功于朱允文的低政治智商。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朱允文登基后做了什么。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刚刚登基的建文帝,以谋反罪将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尧(朱允炆五叔)废为普通人。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削齐王(朱允祎五叔)、湘王(朱允赓十二叔)、代王(朱允炆十三叔)三位亲王,废为普通人。湘王白害怕,无法自明,合宫焚死;齐王在南京被软禁;代王在封地大同被软禁 。两个月后,岷王(朱允炆十八叔)被废为普通人,迁往漳州。由此可见,朱允炆对待他这些叔叔并不手软。
那为什么建文帝要处心积极地收拾他的叔叔们呢?从他的祖父朱元璋开始,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面对中国庞大的领土,巩固统治并不容易。实行分封制,将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从而控制全国。然而,朱元璋没想到的是王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坚持把王位传给皇孙朱允炆。此时,各地藩王的势力已经扩大,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的通知。对于刚刚到位的朱允炆来说,削弱藩王势力是首要任务。然而,由于朱允炆过于急功近利,引起了各藩王的不满。以“清君侧”的名义,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战,夺取王位。
事实上,历史上发生了许多由削藩引发的战争,如西汉七国之乱和清朝三王之乱。朱云文在历史上实施了许多皇帝的政策,但朱云文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掌握情况和方法。
[img]523506[/img]
2.朱棣起兵反对朱允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朱元璋为巩固朱姓王朝的长治久安,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这些被封为藩王的王子手里拿着重兵,坐在一边,其中守卫北方的秦、晋、燕、宁实力最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历史上被称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对祖父朱元璋分封的诸王深感怀疑。这些藩王不仅是他自己的叔叔,而且都握着重兵。
因此,建文帝朱云文在登基第一年,就采纳了齐泰、黄子成、方孝茹三位大臣的建议,开始实施削藩政策。短短一年,周、齐、湘、戴、岷等五位藩王相继被废除。
与此同时,守卫北平的王子朱迪也受到了朝廷的限制。建文帝朱允文不仅在北平周围和城市部署了大量军队,还以防边的名义将王子朱迪的护卫兵调出塞外,准备削减王子。
建文元年(1399年)7月,燕王朱棣朱棣被迫在北平起兵造反,以谋杀张敏、谢贵两人,并命令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带兵在夜间攻占北平九门,控制北平。此后,燕王朱棣以尊祖训、杀“奸臣”齐泰、黄子澄的名义,为国家“靖难”作出誓言。
3.为什么朱允炆不使用朱元璋留给他的军队?
战争开始时,由于北方的许多将军都属于朱迪的旧部,许多人投降了朱迪。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朱迪先后攻下了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市,守将宋忠等人死亡。随后,朱迪率领燕军向南挥手,建文帝用老将耿炳文统一北伐。耿炳文战败后,他派李景龙继续讨伐。
然而,由于建文帝缺乏战略,明军的主力军不断被歼灭,导致燕军一路南下,逼近首都南京。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西北部)的顾王朱朱和李景龙看到燕军势大,开门投降。到目前为止,南京已经倒塌,宫殿着火,建文帝朱云文不知道该怎么办。
建文皇帝朱云文没有机会获胜吗?事实上,他有很多获胜的机会,但他被自己的优柔寡断,错过了。但这并不重要。朱元璋还为宝贝孙子朱云文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后手。如果朱云文愿意在重要时刻使用它,它就不会这样结束。这位重要的后手是守卫西南部的30万沐家军。
沐英出身贫寒,从小流离失所,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十二岁起,沐英开始与养父朱元璋作战。十八岁时,被授予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并开始承担军事责任。到27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到福建,穆英带领军队从西进攻,突破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福建省武夷山市),突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军冯谷宝。
[img]523507[/img]
洪武三年(1370年),穆英被授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主任;第二年,大都督府被提升为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的军事中心,掌管着世界各地的军事和马匹。穆英虽然年轻聪明,但在府里待了七年,果断行事,明快解决问题,毫无遗漏。马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华,赢得了朱元璋的称赞。
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教练的身份与邓愈一起征服吐蕃。由于他的军事功绩,他被封为西平侯,并获得了丹书和铁券。14年(1381年),洪武带领傅友德和蓝玉在云南征兵30万人。云南平定后,沐英被朱元璋留下来守卫云南。
为何朱元璋晚年将那些臣宿杀尽,却把这个手里拿着重兵的人留给了自己还年轻的孙子?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假如你这么想大错特错,沐英和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从小就是铁哥们,到底有多铁?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伤心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王子朱标的去世而生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那么,为什么朱云文甚至没有使用祖父朱元璋留下的军队呢?他真的想死吗?事实上,并不是说他不想调用这支军队,而是说他没有时间调用它。耿炳文、李景龙等人输得太快了。朱迪率领的燕军很快就在南京城下士兵。此外,城市里还有一个内部反应,说朱云文根本没有时间。
真的那么孝顺软弱吗?对他叔叔的态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