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三家分晋,除非晋国内部出现问题,否则秦国就无法与晋国争夺世界。
战国初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执掌晋国的三位清医生韩虔、赵籍、魏斯分别瓜分了晋国的领土,建立了赵、魏、韩三国,这就是三家分晋的由来。
想想那一年,晋国是春秋时期首屈一指的强国,出现了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等霸主,其中也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
晋国与齐国、楚国、秦国并称春秋四大强国,实力居首位。晋国位于黄河中下游,相当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它发展早,人口多,军队勇敢,比齐国(遍布东夷)、秦国(西戎林立)、楚国(百越包围)都有优势。
[img]521748[/img]
在春秋时期的几场主要战争中,晋胜多败少,基本保持着霸主地位。公元前632年,晋在城濮战役中打破楚;公元前627年,晋在山战役中打破秦;公元前589年,晋在战役中打破齐;公元前575年,晋在炎陵战役中打破楚。
春秋时期,晋国先后在战场上击败齐、楚、秦,没有死于外患,最终死于内忧。由于过度扩张、领土过大、公族衰落,晋国君只能下放给外姓清医生,埋下了篡国的隐患。春秋末期,晋国的清医生赵、魏、韩架空了君主,逐渐肢解了晋国的领土。
[img]521749[/img]
(春秋时期,晋景公在一场战斗中击败了齐顷公)
要知道,秦国东进中原是在公元前4世纪末完成商鞅变法的。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大致相当于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秦国一直威慑着晋国的实力,未能突破晋国的封锁线进入中原发展。
三家分晋后,晋国末代君主晋静公姬俱酒成为老百姓,不仅失去了君位和国家,还被韩国派来的杀手杀害,晋国的寺庙也彻底消失了。
晋国的崩溃产生了三个国家:赵国、魏国和韩国。然而,三晋相互约束和削弱。没有人能独自恢复晋国的霸权。虽然魏国统治了几十年,但它很快在诸侯的围攻下衰落(齐魏马陵之战)
[img]521750[/img]
如果晋国没有消失,秦国根本无法统一东方国家,晋国的规模相当于赵国+魏国+韩国。
魏,三晋之一,是魏文侯、魏武侯时期战国七雄之首。战国初期,只有一个魏国“东伐齐,西破秦,南攻楚”。直到魏惠成王,魏才在马陵道战役中衰落。
[img]521751[/img]
魏国鼎盛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在河西战役中打破秦军,一度夺取秦国河西之地,将秦国压缩到陇西平原,说明魏国的实力非同寻常。
如此强大的魏国只是晋国的“一部分”,不包括赵国和韩国的地图和人口。战国七雄中的韩国、魏国和赵国是春秋时期的晋国。
即使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也不能同时对付赵、韩、魏,而是采取了各种打破的策略,利用矛盾相互牵制,先后吞并了韩、赵、魏。
如果晋国没有分为赵魏韩,秦国可能仍然无法打破晋国的封锁。
[img]521752[/img]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攻赵)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 秦国能和晋国争夺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