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陈祖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明初,国家周边的海盗非常猖獗,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无法正产,沿海地区的人民也深受其害。同时,这也是明朝关闭锁国的一个重要缺点。关闭锁国的政策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据说海盗的危害太大了。
[img]522121[/img]
在中国的海盗中,有一个人做得最多。他占领马六甲十多年。在集团的鼎盛时期,有近100艘战舰和1万多名成员。
这个海盗的名字叫陈祖义。
广东潮州人陈祖义家境贫寒。明朝洪武时期,他全家都去南洋当海盗。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头目之一。
陈祖义主要活动在印度洋、南海、中国台湾、日本等地。他抢劫了1万多艘船,攻占了50多个沿海城镇,甚至一些南洋国家也要向他贡献。
陈祖义罪大恶极,明太祖朱元璋悬赏50万两白银通缉他,但也没有效果。
[img]522122[/img]
朱棣称帝后,认为朱元璋太吝啬了,对于这样的大盗来说,50万两白银就够了,直接把赏银增加到750万两。
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100万两。
抓住一个人的收入超过政府收入的一半真的是一笔血。这也使陈祖义的价值飙升,使他成为历史上奖励金额最高的通缉犯。
陈祖义后来定居在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就在今天印尼的巨港。并成为渤林邦国的将军。
渤林邦国王去世后,陈祖义自立为王。就这样,他成了渤林邦国王。
陈祖义也懂得外交礼仪,懂得向明朝进贡。但是他派出的进贡船从来没有装过任何东西,都是空船。
原来他派的船总是靠抢,从渤林邦国到大明朝,一路上能抢到什么就进贡什么。当然,回来的时候也不会空着手。
陈祖义抢劫实行三光政策,使沿海人民受苦。
三年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五年后,郑和返回中国。在返回的路上,郑和派人去招抚陈祖义。
[img]522123[/img]
当陈祖义看到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时,他心里提出了一个坏主意。陈祖义认为郑和是宦官,根本看不起郑和。
在与郑和商量投降事宜的同时,他鼓励手下人,准备大干一票。
结果三佛齐还有一位名叫施进卿的中国领导人,他把陈祖义的阴谋告诉了郑和。
因此,郑和积极准备反偷袭措施。
当陈祖义率众前来诈降时,郑和的战舰突然被各方包围。经过激战,十几艘敌船被烧毁,5000多名海盗被杀,陈祖义也被活捉。
明军大胜。
陈祖义被带回北京后,朱迪在各国使者的命令下令斩首。警告那些有不当想法的国家。
郑和的军事行动铲除了东南亚海域的巨匪,维护了海上安全,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和平,受到了各国的好评。
作为海盗,陈祖义是什么样子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