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不是一个活力大伤吗? 赵国为什么能吊燕国?

《史记》:多年霜骨白白,廉林羞颜如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

战国时期,赵国积约求胜,采取了错误的策略,导致与秦国的长平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赵国近50万士兵全部死于这场战斗。当时的国家极其虚弱,在这样的前提下,燕国在燕相的煽动下,决定向赵国发动进攻,趁火抢劫。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却充满了戏剧性,燕国被赵国打得鼻青脸肿,甚至被赵国追到老家,几乎被摧毁。为了避免这次灭国,燕国最终选择求和。这一次,我戏剧性的结局,也让燕国成了笑柄,到底是什么,才会有这么大的对比结局?

[img]521774[/img]

地图

燕国无法与人口差异进行比较

当时各国都处于农耕时代,又有多少人口代表着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首先,燕国看起来很大,但人口稀少。据历史学家介绍,除燕国外,其他六个国家的人口可达300多万。在巅峰时期,赵国人口已达350万,但燕国只有150万。即使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赵国,使赵国损失了近50万人口,其余的人也能与燕国相对。

[img]521775[/img]

战争

照顾军事改革,增强军事力量

赵国一直在学习胡人的立即战斗,使用游牧民族的战术,导致军事实力处于直线上升阶段。此外,赵国人非常勇敢和好战,燕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弱国的代表,也使用了春秋时期的战车技术。赵国已经大规模使用了机动自行车射击,与赵国的军事力量碰撞,立即崩溃,就像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战争一样。

[img]521776[/img]

两国对战

乐毅被迫离开后,燕国的将领很少能拿出手。而且燕王亲自上阵,军队兵分两条路,形成围攻赵国。而且赵国一直盛产名将,这场战役,国家直接让廉颇出马,结果肯定不会有悬念。廉颇首先击败了一路军队,然后利用军队的机动性,一路支援,形成了2-1的状态。燕国教练将被俘,赵国将直接追杀燕国军队500英里。

[img]521777[/img]

战争

总结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发动了一场实力无法形成正比的战争,最终肯定会以失败告终。瘦骆驼比马大。在那个时期,战斗力的主要标准是人口多少。虽然赵国输掉了战斗的活力,但这不是燕国想捏的软柿子。

参考文献:《世说新语》、 《十七史百将传》、 《史记》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不是一个活力大伤吗? 赵国为什么能吊燕国?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不是一个活力大伤吗? 赵国为什么能吊燕国?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慕容垂建立后燕了吗?慕容垂最后是怎么死的
  • 他叛离前燕后的第二年,前燕国灭,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后,慕容垂“收集诸子,对之悲恸”(《...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揭秘:白起为什么会两次拒绝秦昭王出兵赵国
  •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

  • 运动战大师李牧:第一个不敢南下打匈奴的将军
  •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在史记中开始作为赵国守北方的优秀将领介绍。 李牧(?―前229年),生年未知,据估计出生于赵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