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接下来听讲他的一些故事。
秦汉时期,楚汉之争是最受关注的时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斗争一直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而且在此之前,项羽也算是一家独大,他甚至可以分封诸侯。这样,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诸侯都被项羽分封了。可以合理地说,他们应该对项羽有一些感激之情,但为什么后来诸侯都不愿意帮助项羽呢?你对项羽的态度是什么?
[img]520382[/img]
如果把秦末的世界当成“大蛋糕”,那么项羽的十八路诸侯就是把这个“大蛋糕”切成十八块,一人一块,有的分成小蛋糕(封侯)。那些叛逆的人要么没有得到蛋糕,比如田荣、彭越(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他),要么对得到的蛋糕不满意,比如刘邦、陈宇。所以其他对这块蛋糕相对满意的王子不想惹麻烦。保持这块蛋糕是可以理解的。世界已经改变了。如果你能等着看,就等着看。一旦情况明朗,就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迅速站队,这是可以理解的。
典型的是英布,英布曾经是项羽的前锋,战功赫赫,项羽也很欣赏他,分封诸侯时,英布是九江王。封国位于西楚之南,项羽后面,可见项羽对他的重视。但出乎意料的是,英布不但没有出兵帮助项羽,后来还被刘邦反抗,与韩信等人围攻项羽。在背叛项羽之前,项羽仍然期待着英布,使者仍在催促英布出兵。因此,英布对项羽的反叛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反复无常”的不义之举。后来,作为西汉的异姓王,英布再次造反,但被吴芮的孙子吴回诱杀。
说到吴芮,在诸侯王中,保存最好的是项羽时期的衡山王,西汉初期的长沙王吴芮家族。吴睿是吴王夫差的后人。楚汉战争期间,吴睿听从张亮的建议,从支持项羽到支持刘邦。西汉建立后,吴睿被授予长沙王称号。后来,张良辞职后,来到吴芮处,劝吴芮低调保存。因此,吴睿将大部分领土、士兵放弃,交给刘邦家族,逃避了刘邦的怀疑。后来,长沙王传五世,没有后代继任,才被西汉收回,这也是这些诸侯王唯一的一个。从项羽的十八路诸侯到刘邦的八位异姓王,他们要保留的不就是世代相传的利益吗?
[img]520383[/img]
项羽分封诸侯时,也知道世界文化还没有统一,战国诸侯分立的思想还留在人们身上。@ 项羽采用霸王分封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霸王分封只迎合了当时的环境,并没有解决统一趋势的时代问题。同时,分封制并没有充分照顾各派的利益。比如齐国贵族,新兴势力以田荣兄弟为主,老贵族势力以齐国王室后人为主。项羽只封了老贵族,造成了激烈的矛盾。
赵王歇只是个傀儡,主要是张耳和陈余这对基友在控制,张耳有名,军事能力差,跟随项羽被封王,陈余只是个侯。这件事彻底打破了张和陈基友的关系,也为项羽被齐国战争困住奠定了基础。此外,实力派彭越带着一万多名士兵,无人理睬,可怜兮兮,最后投入刘邦的怀抱。而刘邦早晚必反,下属都是“山东人”,背井离乡到穷山恶水的西北,不造反,刘邦的下属也是作鸟兽散。@ 刘邦崇拜韩信为将军,下属又惊又喜。不用说,令人惊讶的是,刘邦有回到“山东”的野心。
[img]520384[/img]
秦末的混乱,世界上的蛋糕很难切。霸王分封并没有解决当时的矛盾。不管这块蛋糕怎么切,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和放心。@ 诸侯王不帮助项羽,甚至走向项羽的对立面就在这里。当然,这也不能都怪项羽,世界统一,除了个人能力和顺应大势外,还与时代的推动有关。到了刘邦的西汉,诸侯王又洗牌了。刘邦既有楚文化,又有继承秦制的优势,采用分封制和县制并行制度。分封制度解决了诸侯王思想残留和文化差异的问题。县制度符合统一的趋势。朝廷中央政府的综合实力(兵力、人口、税收经济)最终造就了西汉。
为什么后来得到分封的诸侯们没有帮助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