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玄武门变革的真正始作俑者,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玄武门政变”对李渊来说是残酷的。他的儿子们互相战斗,他们的两个儿子被杀,他们的头被割断了。十几个孙子一天都被杀了。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的情感打击非常大。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李渊当时是皇帝,权力其实很大。他有这么大的权力,为什么不能阻止玄武门事变的悲剧呢?
[img]520509[/img]
当我们回顾这件事时,我们可以说,“玄武门政变”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而是李渊本人。你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如果李渊没有妥善处理问题,“玄武门政变”就不会发生。
所以,李渊有哪些问题处理不当?
首先,东宫没有给予足够的尊严。
什么是“给东宫足够的尊严”?东宫是未来的皇帝。突出东宫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让其他王子和大臣知道如何敬畏。让东宫通过敬畏建立绝对的权威。
在古代,东宫是储君,里面有一个“君”字,相当于君王。因此,在日常礼仪中,其他王子应该把储君当作君王。
最极端的例子是朱元璋。他不遗余力地培养东宫储君,使整个朝廷和所有皇室成员都成为储君朱彪的臣子。这样,朱彪就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
即使在唐朝,在李世民的时候,他也非常重视储君。当时,李泰告诉李世民,他应该为李承乾当臣。事实上,他说的是谎言,但李世民很高兴认为他说的是真的。这是李世民在东宫地位很高的表现。
然而,李渊并没有给东宫李建成应有的地位。他建立了李建成为东宫,但他平等对待他和其他王子。这使得李建成缺乏尊严。李世民怎么能尊重他?
[img]520510[/img]
二是建立了王子却摇摆不定的王子。
李渊已经建立了李建成的王子。然而,他摇摆不定,多次表现出对李建成的不满。
一旦皇帝对王子表现出不满,其他王子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大的动荡。最典型的例子是康熙皇帝对王子尹仁不满,想废除他。因此,其他王子加入了争夺王位的行列,导致了“九子夺权”的悲剧。
李渊不仅对李建成表示不满,还在另一位王子李世民面前公开表示不满。他三次告诉李世民,他想把王位传给李世民。
他已经建立了李建成为王子。事实上,他并不想改变李建成,但他告诉李世民,他应该把王子的位置给他。这让李世民怎么想?李建成怎么想?他们怎么能不在心里动荡呢?
怎么了,李世民要想办法夺取王子的位置,李建成怎么办,也要杀了李世民,除掉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img]520511[/img]
第三,让李世民作为王子拥兵自重。
在古代,让大臣一直控制兵权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般来说,大臣的兵权会及时解除。如果大臣不想失去兵权,皇帝肯定会杀了他。
开国皇帝要杀功臣,就是这些功臣长期控制兵权,在军队中威望很高,不愿意失去兵权。因此,皇帝担心他们会陷入混乱。
在古代社会,皇帝会让大臣控制兵权,但很少让王子以外的其他王子控制兵权。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大臣很难造反。毕竟江山不是他们家的,不容易拿过来。而且王子的想法不一样,江山原本是他们家的,既然王子可以拥有江山,那么其他王子也可以拥有江山。能否拥有江山,取决于实力。若其他王子手中有兵权,并得到大臣们的足够支持,他造反,几乎是肯定的。即使他不想造反,其他大臣也会鼓励他为自己的未来造反。
李世民是那种拥有兵权、被大臣们支持的王子。最后,李世民几乎被其他大臣鼓励,发动了“玄武门政变”。
如果李渊是一个清醒的人,他应该解除李世民的军事权力,并从他们身边转移那些有效的部长。要么让他们支持自己,要么让他们支持李建成。@ 千万不要让他们堆积在李世民身边。
李渊没有这样做。他所做的正在加剧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玄武门政变”发生了。事实上,只是李世民先攻击了李建成。如果李建成先攻击李世民,结果肯定是一样的。
玄武门之变真正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不是李世民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