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的祖父是东汉的开国将军,马超的家人也是当时的一个大家庭。然而,马超拒绝接受曹操,开始与曹操作战,导致他越来越沮丧,最终失去了刘备。事实上,马超有羌族血统,马超的武术也很高超,如果根据个人实力应该排在五虎将军之一。但马超的身份太特别了,刘备一直在为马超做准备,不敢用他,最后马超也后悔死了。
[img]514890[/img]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问问谁家,幽并游侠儿。
——曹植《白马篇》节选自曹植
当我年轻的时候读三国时,我总是一厢情愿地把曹植的《白马》加到马超身上。少年将军,驰骋疆场,金戈铁马,吞千里如虎——在《三国演义》众多超一流武将中,符合这一形象的屈指可数。
扶风茂陵人马超字孟起,是东汉开国将军马援的后代。据《典略》记载,马超的祖父“与羌错居”。家穷无妻,便娶羌女,生腾”。马腾是马超的父亲,可见马超体内至少有1/4的羌族血统。羌族自古以来就很有名,但马超“相信北方的土地,拥有强大的力量”,被羌胡视为神。这与他的羌族血统有关,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力量价值。
魏晋时期,西凉军一直被公认为强队。据《后汉书·余旭传》记载,东汉永初四年,羌胡反乱、破碎、凉爽。将军邓指想放弃凉州。听说后,余旭劝李修不要这样做。他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看着他的习兵勇敢,实过余州。今羌胡不敢入据三辅,是心腹的害者,以凉州为后故。“在西域边境这样一个用拳头说话的地方,武力却站不住脚。史书中关于马超勇武的第一次记载大概是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马腾派马超率兵关中援助钟友,攻打郭援、高干。马超在战斗中脚中箭,他用布裹住脚继续战斗,大破敌军,其部将庞德杀死郭援。
[img]514891[/img]
与九年后的潼关大战相比,这场战争只是牛刀小试。尽管潼关大战以曹操大败关西联军告终,但马超在这场大战中的表现令人眼花缭乱。《三国演义》中的“曹阿瞒割须弃袍”一节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小说敷衍的故事,但即使没有这一节,也不会影响马超的勇武形象。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钟友、夏侯元出兵,想从西凉进入汉中。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灭郭的假途之计,与韩遂等诸侯合作,起兵反曹。曹军驻扎在蒲阪,想西行渡河。马超对韩遂说:“渭北拒之是合适的,但20日,河东谷耗尽,彼得离开。”不幸的是,韩遂不同意。曹操听后感叹道:“马不死,我没有埋葬地。”。可见马超不仅武力过人,而且有战术智慧。后来曹操从潼关北渡,遭到马超的急攻,“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都害怕,至见,悲喜,或流鼻涕。尽管曹操笑着自嘲“今天有几个小偷被困住了!但这确实是曹操军旅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尴尬场面之一。
潼关之战后,杨阜劝曹操斩草除根:“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准备,龙上诸郡也是非国家之一。“信、布是西汉的韩信、英布,都是不朽的名将,马超能得到敌人杨阜这样的评价,说明他的勇敢是时有所认可的。曹操因为东方战争没有采纳杨阜的建议,马超果然率军攻击陇上县,“陇上县应该是……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后来,马超被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败,逃入汉中。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围成都攻刘章。这时,马超离开了汉中张璐的手下,过着不愉快的生活。于是他偷偷地向刘备抛出橄榄枝。刘备高兴地说:“我得益州了。”马超将军直接开到成都。整个城市令人毛骨悚然。“城市很可怕,章子就是稽首。”。刘备赢得成都只是时间问题,但马超无疑是刘章心理完全崩溃的最后一击,其声誉显而易见。
[img]514892[/img]
马超的加入威胁到了远离荆州的关羽。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问谁能比较超人才”。诸葛亮知道关羽傲慢自大,回答说:“孟起兼资文武,英雄气概,一辈子的杰出人物。当他与益德并驾齐驱时,他仍然不如他的胡子。”只有这样,他才能哄关羽。可以让关羽这样的人感到不安,也可以看出马超英雄。不幸的是,投资刘备账户的马超,除了在汉中战争中给刘备带来了彝族的战斗力外,在潼关战争中没有出色的表现,甚至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战斗,似乎被刘备藏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投资刘备账下得不到信任是很正常的。在刘备势力的七年里,马超一直过着谨慎的生活。在建安25年(220年),彭被刘备贬为江阳太守。他不高兴,所以他去见马超,在马超面前责骂刘备是“老革命的荒谬”,并对他说:“清为外,我为内,世界是不确定的。彭阳能对马超说这些,说明马超不满意,他看在眼里。结果,马超吓得一言不发,转身向刘备报告,于是彭阳下狱处死。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备虽然看中了马超的勇气和他在西凉的名声,但对马超总是不放心。
很多人觉得马超很可惜,但是冤枉了吗?一点也不冤枉。清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吕布说:“布之恶没有他,只有无恒...和无恒的人在一起,家庭被毁,身体危险,甚至父子、兄弟、夫妻都无法相保。在我看来,马超也适用这些话。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衣带诏事件中杀死了马腾。马超兴兵潼关为父亲报仇。这是因果颠倒。事实上,曹操杀死了马腾,正是马超造反。据《典略》记载,建安十三年来,马腾带着包括马超弟弟马休、马铁在内的全家离开西凉,回到京畿道,“迁徙家人,造诣叶”,都生活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在这种情况下,马超三年后仍与韩遂联合起兵反曹。韩遂是谁?早年,他们和马腾相称为兄弟。后来,他们发生了冲突,“杀了他的妻子,连兵不解”。然而,马超并不怀念旧仇,忽视了家庭的安全,这真的很令人心寒。潼关一战后,曹操“诏收灭超家属”,大部分族人惨死刀下。
[img]514893[/img]
投入张鲁账下后,张鲁本想委以重任,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有人对张鲁说:“如果这样不爱他的亲人,怎么能爱他呢?”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初一,马超妾董的弟弟董种来拜年,马超捶胸吐血说:“百口合门,一旦同命,今天两人相贺邪? 可见灭族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不可思议的是,今年他把士兵投给了刘备,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他再次把董氏和他的儿子马秋留在汉中。后来,曹操把董氏交给了地狱,把马秋交给了张鲁。张鲁“自杀”。陈寿对马超给出了“阻军负勇,以覆其族”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这样一个“不爱其亲”的人,刘备怎么能放心,怎么能信任呢?
四十七岁的马超,蜀汉章武二年(二十二年),战战兢兢地度过了七年,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也许他每天都在失去家人的悔恨和无助中度过这七年。临死前,他给刘备上疏,个中悲伤让人无法忍读:“臣门宗200多口,为孟德所杀尽,只有从弟岱,作为微宗血食之继,深信陛下,余无复言。 然而,当时刚刚遭受夷陵大败的刘备,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大概已经没有同情心了。
北风悲鸣,弥留之际的马超,不知是否还记得潼关城下的秋风、夕阳和马蹄声?
马超的家庭背景是什么?他的武力值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