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国为何放弃晋阳迁都邯郸?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晋国以前有“曲沃代翼”,都城从翼城迁到曲沃,是公室争权夺利。赵国也是如此。本来大本营在晋阳,后来其他皇室势力威胁到国君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其他地方领土的扩张,国家最终迁往邯郸。讲解邯郸氏叛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赵盾是晋之执政卿时,把邯郸封给了自己的赵穿(后来杀了君主的残忍人)。赵穿后人以此为邯郸氏,是赵氏重要的分家。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515205[/img]

赵襄子与邯郸午(邯郸家主)发生冲突,以赵家法杀害邯郸午(赵午)。邯郸家叛赵,导致赵内战与后来晋国诸卿混战。范和中行运气不好,在这次事件中翻船,最终被驱逐出晋国,所以晋国六卿只剩下四卿。至于赵(赵襄子),他运气不错,先输后赢,只牺牲了一个东安于。

韩、赵、魏三家分晋,即今天几乎所有的山西地区,大部分河北地区,部分河南内蒙古地区,以及少数其他地区。只有赵国保留了分离后三个国家的大部分基础,实力最强。都城留在太原,离秦国更近。只要西部秦军通过临潼,他们就可以直接指向晋阳。邯郸人口最密集。东部齐国北部燕国南部同一个国家的韩魏不足以对赵国构成巨大威胁。相反,他们仍然有机会主动攻击其他国家。相反,改革后,秦要实力最强。如果他们想攻击赵都邯郸,他们必须赢得韩魏甚至楚国的北部领土。以太行山和黄河为天然屏障,有缓冲的余地。事实上,邯郸地区属于华北平原,以古代农耕为主,这里人口最密集,经济繁荣。

[img]515206[/img]

赵襄子是赵简子的妃子,他想把家主的位置传给原太子伯鲁之孙赵浣。但襄子死后,儿子赵桓子自立为君,赵浣不得不迁到他的封地中牟。后来赵人杀了赵桓子,赵浣即位,即赵献子,国都也迁至中牟。又过了50年,赵烈侯去世,弟弟赵武侯夺位,武侯死后,烈、武两系相争,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获胜。武侯的几个儿子跑到魏国,然后带领魏军攻打中牟。赵国君臣虽然没有成功,但吓得半死,立即迁都邯郸,远离赵魏边界。

首都不仅是行政中心,也是人员和物资的聚集地。秦国都城从雍城到橡阳一路向东,集中国力向东扩张。魏国迁都大梁占领楚、齐、宋大片土地,但很快就失去了旧都安邑。邯郸水路网通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有太行山、漳河、济水守卫,是赵国争霸中原的首选之都,赵若不定都在这里,迟早会为其他国家所取,就像魏国失去安邑一样。远离中原的晋阳,人口、经济、物产都不如邯郸。除了有利于防守,没有什么优势。是定都邯郸争鹿天下,还是定都晋阳,偏安一角,看君王是否有进取心。

邯郸不是赵国最后的首都。邢台也是赵国的首都。它被称为信都。胡服骑射是在邢台颁布的。当时,邯郸迁都是武公子乱朝的事。赵敬候收复迁都邯郸后,一是守土,二是北扩。几乎所有的战国国家都有几次迁都的经历。在上升时期,主要是为了扩大国力,抢占领土。起初,赵国在晋阳领土贫瘠,远离中原,不利于赵国赢得中原,进一步扩大势力。迁都到邯郸有利于赵国干预中原势力,实时控制和了解中原局势。几千年前,新闻的传播非常重要。


赵国为何放弃晋阳迁都邯郸?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赵国为何放弃晋阳迁都邯郸?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揭秘:白起为什么会两次拒绝秦昭王出兵赵国
  •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