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一直被迫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除了割让土地和主权外,另一大部分是赔偿。然而,早期列强的主要目标是打开中国大门。赔偿要求不高。清政府勒紧裤腰带,大部分都还清了。
然而,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打算借此机会大赚一票,于是喊出了2.2亿白银的天价赔偿(后来加上300万两等赎辽费用,总共支付了23150万两白银)。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总收入只有8000万元左右,然后扣除基本费用,余额只有100万元。这么大的钱自然不能拿出来,最后只能向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借3290万英镑的外债。
[img]515509[/img]
这笔外债比以前的赔偿要大得多,光利息就是一笔巨款,让清政府财政突然陷入困境,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鼓励维持。然而,灾难并不单行。庚子事件发生后不久,清政府再次支付了4.5亿两白银。清政府只能保证关税、盐税和常关税,同意在39年内还清,计算利息,共计9.8亿两元。
列强以这种方式控制了中国海关。海关收到的税收优先补偿列强,其余部分可以移交给清政府。当时,这笔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关余。
[img]515510[/img]
就这样,清政府还了几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由于此时清政府早已失去人心,各地纷纷响应。1911年12月29日,光复的省代表齐聚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为临时总统。
然而,此时革命还没有完全成功,大多数北方省份仍在清政府的控制下。袁世凯的北洋军仍然是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仍然站在清政府一边。南方省份也有自己的利益,不服从南京临时政府的命令。列强也拒绝承认,理由是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能力控制中国。因此,南京的临时政府正处于缺钱和军队的困境中。
[img]515511[/img]
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承认清政府之前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以换取列强的承认,尽快获得列强控制下的海关关余,并反映其是清朝的合法继承人。南京临时政府将保证继承并继续归还清政府欠下的所有贷款。
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为了大总统。然而,袁世凯也需要列强的支持和承认,所以他也继承了所有不平等的条约和贷款,并继续偿还债务。
[img]515512[/im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终于以胜利国家的名义获得了胜利,最初拖欠德国和奥地利的赔偿被免除。虽然俄罗斯发生了革命,但新成立的苏联和俄罗斯表示愿意放弃赔偿,但在列强的要求下,北洋政府继续向流亡的白俄罗斯支付赔偿,直到白俄罗斯政府逐渐失去列强的承认,俄罗斯的赔偿才终止。
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继承了以前的债务,并继续偿还。
[img]515513[/img]
即使抗日战争刚刚爆发,南京政府也没有拉下日本的赔偿金,继续赔偿。直到1937年9月7日,国民政府觉得继续向日本支付赔款似乎与目前的情况不匹配,因此暂停了支付。然而,为了表明国民政府有信用,暂时停止支付并不是为了违约。所有应支付日本的赔偿金仍定期存入汇丰银行的专用账户,并计划在战后一次性支付给日本。
到1943年,账户上的金额已经累计到525196英镑2便士。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这笔钱最终没有给日本,而是被列强海关官员私下挪用。
[img]515514[/img]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成为盟友,美国和英国宣布放弃中国所欠的赔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一个失败的国家,自然没有资格继续要求赔偿。国民政府对其他国家的赔偿和外债没有错。
然而,中华民国战争不断,自袁世凯时期以来,财政一直非常紧张,经常需要借新的外债来生活。直到1949年,清政府借来的外债还没有还清。
清朝灭亡前欠下的债很多 最后这些债务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