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隆中对,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了未来的战略规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然而,今天,当我们回顾和重新审视“隆中对”时,我们会发现蜀汉的政权也是“隆中对”,失败也是“隆中对”。
毫无疑问,当诸葛亮告诉刘备“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时,刘备的想法变得非常清晰。此后,刘备确实以荆州为基础,以荆州为基地,进入了益州和汉中。最后,建立了以益州为中心、以荆州、汉中为箭头的战略形势。可以说,这样一个好局面的形成是诸葛亮对刘备“隆中对”的巨大成功。
[img]510902[/img]
(刘备剧照)
然而,尽管蜀汉政权的成功,“隆中对”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隆中对”似乎对蜀汉政权的最终失败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你为什么这么说?
一、过早制定“隆中对”,使敌人有针对性地预防。
“隆中对”是诸葛亮和刘邦在密室里的对话。没有人知道这次谈话。刘备和诸葛亮谈话后,关羽和张飞不同意,但刘备说“孔明孤独,水犹鱼”。刘备没有告诉关羽和张飞谈话的内容。
然而,当刘备最终按照“隆中对”取得成功时,这句话肯定已经传出去了。从关羽北上打襄樊可以看出,他敢于这样做,就是有“隆中对”这样的剧本,他按照剧本表演。
刘邦从汉中出发,晋升到中原取得成功。刘备、诸葛亮和姜伟都没有成功,也就是说,曹魏已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由此可见,“隆中对”战略确实提前泄露。
[img]510903[/img]
(诸葛亮剧照)
二、实施“隆中对”战略,让东吴无所畏惧地夺取荆州。
“隆中对”有一个重要的策略,那就是“联吴抗曹”。蜀汉要想成功,打败曹操,统一世界,就必须与吴国联合起来,不能与吴国翻脸。
而这一点,也让吴国变得无所畏惧。让我们来看看吴国在攻击荆州时使用的策略。吴国开始利用关羽北伐的机会攻击荆州。获胜后,吴立即与蜀汉和解。澄清两国联盟的重要性,并表示不能撕破脸皮。
这在蜀汉也有很大的分歧。诸葛亮、赵云等人坚持与吴国合作,不能挑战。刘备、张飞等人认为他们必须回来。@ 蜀汉一开始军心不稳。
刘备在夷陵战役中战败后,东吴是第一个提出和平的人。东吴明白蜀汉不敢拼命与他们作战,最终还是要与他们和平,才符合“隆中对”的策略。
[img]510904[/img]
(关羽剧照)
三、“隆中对”使蜀国后期的国策僵化。
蜀汉依靠“隆中对”战略建国。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战略被视为经典,蜀汉人不断实施。然而,正是这一战略的不断实施,在某种意义上伤害了蜀国。
首先是关羽的北伐。关羽的北伐可以说是完全按照“隆中对”制定的计划进行的。“如果世界发生了变化,他的命运将把荆州的军队带到万和洛。”在关羽看来,他是“将军”,这个使命应该由他来完成。此外,由于“隆中对”中解释的“联合吴与曹”战略,关羽并没有提防吴,也没有想到吴会在他身后给他一把刀。
关羽的行动给蜀汉失去荆州造成了重大挫折。
然而,蜀汉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隆中对”的问题,这只是关羽的进步。毕竟,“荆州军队向万、洛”的前提是“世界发生了变化”。此外,还有一些支持“益州将军出秦川”,也就是说,刘备必须从汉中开始合作。但世界没有改变,刘备也没有出兵,关羽“进步”。这似乎证明了“隆中对”是正确的。
然后,刘备攻打东吴,最终失败了。刘备攻打东吴的失败也证明,任何违反“隆中对”的人都将失败。
此外,诸葛亮后来独自掌管了蜀汉的政权,因此“隆中对”成为了一部永远不会反对的经典。然后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诸葛亮死后,是蒋婉、费毅和姜伟的北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绝望的北伐方式是对蜀汉政权的巨大消费,也是蜀汉政权最终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这样,蜀汉在最后阶段僵化地执行“隆中对”确实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这个策略对蜀汉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