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武则天的故事吗?
说到女皇帝武则天,她仍然有很多话要说,在位时间很长。她前后任命了75位首相,但她在位时间只有21年。她今年必须换2到3个?可以看出,这些首相不符合武则天的要求,但我们知道狄仁杰是武则天最著名的首相,他的命运也很好,那么为什么呢?
[img]508141[/img]
《隋唐史》一书记载:“武后任事率性,善恶无定,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73人。”。这个数字可以说是任命宰相最多的皇帝。
唐代有许多宰相,这是一个时代特征。李世民在位23年后任命了25名宰相。这种情况主要是唐代官员的任命机制。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唐代宰相的数量普遍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样的官员机制下,武则天愤怒地将这一记录刷到了73人身上。幸运的是,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勤于政务,用人当官,赏善惩恶。频繁任命宰相并没有引起朝廷的混乱。在众多宰相中,只有一个人真正受到武则天的尊重,只有他得到了好的结局。这个人是狄仁杰。
那么狄仁杰为什么会得到武则天的另眼相看呢?
【老乡】
武则天和狄仁杰都来自山西,一个来自并州文水县,另一个来自并州太原。作为村民,他们的奋斗历史一步步艰难,他们都在60多岁的时候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武则天14岁入宫,默默无闻12年。她从唐太宗的才华和唐高宗的昭仪一直成为皇后、天后和太后。直到67岁,她才如愿以偿地成为皇后。公元690年,她改名为周,自称“圣神皇帝”。
狄仁杰的仕途坎坷,年轻时很能干,但没有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得到了重用。他61岁时成为宰相,属于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img]508142[/img]
【知音】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狄仁杰都受到高度评价。狄仁杰一生政绩突出。无论他担任什么职务,他都会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正直和正直作为正义。武则天在位时,狄仁杰竭尽全力提出建议,成为武则天无法获得的得力助手,为治理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狄仁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他先后推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皇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大臣。
奇怪的是,武则天是一个如此坚强和聪明的女强人,只有在狄仁杰面前才会表现出温柔的气质,在一些野生历史上,有些人会把原因拉到男人和女人的私人感情上,事实上,这是胡说八道。这两个人就像伯乐遇到千里马,是互相欣赏的朋友。
【情商】
在一些影视剧中,只要狄仁杰出现,就必须有自己的高智商光环, 判案如神。历史上的狄仁杰可能没有影视剧中传下来的玄乎,但他确实做到了没有冤案的案件。
狄仁杰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高。他懂得做事,懂得保护自己,对朝廷非常忠诚。他是一位罕见的忠臣,对治理国家和生活都有自己的智慧。例如,在武则天登基后的第二年,酷官员来到俊臣那里,诬告狄仁杰和其他大臣谋反,逮捕他们并下狱。当时,法律规定,经审讯后承认谋反可以减少死罪。
狄仁杰也不含糊,当场承认谋反罪。得到口供后,李俊臣不再对狄仁杰等人严格防备。狄仁杰向狱官借了笔墨,在被子上撕下了一块丝绸,把一封写好的信藏在棉衣里,要求把个人物品送回家。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找到了一个机会通过这封丝绸书来抱怨不公正。
武则天亲自询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问他为什么承认谋反。狄仁杰直接说:“如果我不承认造反,我就死于酷刑。”
武则天查明真相后,免除了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但都贬为地方官员。其中,狄仁杰被贬为彭泽,担任县长。从那以后,武承嗣多次要求杀死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四年后,狄仁杰再次被使用, 复居宰辅。
【劝谏】
武则天晚年最纠结的是王位应该传给谁。在她心里,侄子武三思是皇太子的候选人。如果有人提议把王位还给李家,她会担心谁。
直到有一天,武则天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只两翼都断了的鹦鹉,于是她让狄仁杰解决了她的梦想。狄仁杰回答说:“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指的是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和相王二子。只要他们起复二子,两翼就能振作起来。”后来,武则天终于想通了,派人到房州,把儿子李贤带回洛阳,复立为王子。李唐的国家得以延续。
[img]508143[/img]
【尊重】
武则天爱人才,知道治国需要能臣,狄仁杰是能辅国安邦的能臣。他纠正了武则天的缺点。面对狄仁杰,武则天从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尊称他为“国老”,避免了狄仁杰行君臣之礼。他不必跪在法庭上。
狄仁杰年纪大了,递交了几份退休申请。虽然武则天不同意,但他免除了狄仁杰在宫中上夜班的义务,并告诉大臣们,没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和国家事务,不要打扰狄公。狄仁杰病重时,武则天非常焦虑。当他听到他的死讯时,他哭着说:“宫殿是空的!”
从那以后,朝廷无法决定任何重大事件。武则天会想起狄仁杰,叹了口气:“上帝为什么这么早就带走了我的国老?”后来,他被送到文昌的右相,并被命名为文辉。唐朝复辟后,司空和梁国公被送去。
武则天任命了这么多宰相,为什么狄仁杰真的能得到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