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征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但历史上没有薛丁山。然而,薛仁贵有一个儿子,他确实去过西方。这个人是薛娜。我们之前介绍过,唐玄宗派薛娜带领军队北上,结果被契丹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薛娜不仅被免职,还被契丹人鄙视为“薛婆”。那么,薛娜是如何再次证明自己的呢?
开元二年六月,薛纳战败滦河,被唐玄宗免为普通人。但今年10月,薛纳再次踏上战场。原来,同年8月,吐蕃将军本达延和乞力徐率10万人入侵唐朝西北地区,“掠群牧走”。唐玄宗不得不再次使用薛纳,让他作为一名白人将军代表左玉林将军和陇右防御使的职务。“他带领军队邀请他,比如大仆少卿王纳。”。
[img]508952[/img]
与吐蕃的战争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薛纳能否翻身,也关系到薛家的复仇之战。原来,44年前,也就是唐高宗时期咸亨的第一年,薛纳的父亲薛仁贵作为将军,率领数万名士兵征服吐蕃。结果,整个军队在大非川之战中被摧毁,他的名声在这里被摧毁。对薛家来说,大非川之战是一种耻辱,是吐蕃人造成了耻辱!
今年10月,吐蕃军队再次进攻渭源。唐玄宗准备亲征御驾,“发兵10多万人,马4万匹”。但就在这时,前线传来了好消息。薛纳打破吐蕃军队,杀死数万敌人。唐玄宗高兴地“停止亲征”,并奖励前线将军。“拜(薛)纳是左羽林军将军,复封平阳县公,仍拜子畅朝散医”。
[img]508953[/img]
那么薛纳是如何赢得这场战争的呢?据说10月,薛纳率领军队来到渭源,在武阶驿与吐蕃军队相遇。吐蕃军队与薛纳对峙时,太仆少卿王选出700名精兵,穿上吐蕃军装,发动夜袭。与此同时,后面有许多鼓角,“前军遇敌,后人响应鼓角”。吐蕃军队认为自己是唐军的主力军,陷入了混乱,“自杀,万人死亡”。
听到这个消息后,薛纳立即带领军队去见面,一起攻击吐蕃军队,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薛纳一直在追赶桃水,与吐蕃军队在长城堡作战,唐军再次获胜。在这场战争中,薛纳率领的唐朝军队取得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胜利,“前后杀死了数万人”,“抓住它将六指乡弥洪,尽收掠羊马,并获得了无数的设备”。
[img]508954[/img]
此后,薛娜担任凉州镇军事总管,“赤水、建康、河源边州都隶节”,位于西北地区。开元四年,68岁的薛娜辞职,告老归乡。四年后,薛娜死于疾病,终年72岁。唐玄宗下诏,追薛娜为太常卿,死后称为“昭定”。史书对薛娜有一个评价,说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临敌时却很勇敢。
薛娜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薛辉、薛志和薛畅。他们曾担任左金武将军、绥州刺史和左羽林将军。虽然薛娜并不富裕,但他相对稳定。他的大多数孙子都担任过刺史职务。历史上,薛刚的原型是薛松,他的父亲是薛楚玉,薛楚玉是薛娜的弟弟。
薛仁贵的儿子薛讷,他是如何再次证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