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勇敢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原因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整理了蒙古人的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帮助你扩展一些知识?

蒙古的战斗力一直很强。

即使在明朝中期分裂后,它仍然给大明带来了很多麻烦。

然而,到了明末,后金(清)似乎并不费吹灰之力就“接受”了强大的蒙古。

蒙古分裂仍然具有威胁性,但分裂仍然具有威胁性

[img]509068[/img]

元朝灭亡后,残余势力返回蒙古高原,继续与明朝竞争。

随后,蒙古分裂为三部分:鞑靼、瓦刺和唐良哈。

达延汗在15世纪末再次整合了蒙古的大部分地区。

达延汗死后,各部分再次分裂。

然而,尽管蒙古分裂,但它的战斗力仍然很强。

尤其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林丹汗即位时,有3万兵,“合诸酋兵又几2万”,其兵力不容小觑。

从1615年开始,林丹汗“谋犯河西”,多次入侵大明,最终迫使大明重新开放互市。

此后,林丹汗和明修好了,并在明的支持下,决心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就实力而言,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女真只有6个、7万兵马,不比林丹汗多少。

与此同时,后金同时处于明朝、朝鲜、蒙古的夹击之下,整体形势极为不利。

影响论:蒙古自成吉思汗以来,形成了民族观念,林丹汗毕竟是达延汗的后代。@ 虽然各部门与林丹汗有矛盾,但他们不会跟着女真走。

[img]509069[/img]

林丹汗的“自废武功”

林丹汗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放弃了统一蒙古的主动权。

当时,蒙古各部门都接受了黄教。

林丹汗即位初期,也接受法戒,争取黄教喇嘛的支持,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1617年,林丹汗因各种原因接受了红教。

林丹汗的举动是模仿忽必烈和八思巴喇嘛的“政教并行”,试图以政教合一的方式促进统一。

然而,时过境迁,此时蒙古各部已接受黄教。

当时藏传佛教黄教与红教矛盾不小。

如今,林丹汗的举动使他与蒙古各部门陷入了宗教对立。

失去的“左翼”

当林丹汗准备统一蒙古时,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女真。

蒙古,女真接壤。

对接壤处的蒙古人来说,跟随谁是个问题。

显然,林丹汗要想收服这些部落,首先要提供保护,帮助他们抵御女真的入侵。

然而,林丹汗的选择却很失误。

一方面,他严厉惩罚与女真接触的蒙古首领。

[img]509070[/img]

另外,当女真攻击内喀尔喀等部时,林丹汗坐视不管。

对这些女真部落来说,跟随林丹汗,要么被女真人消灭(林丹汗不救),要么被林丹汗处罚(交好女真)。

@ 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女真人一起玩!

因此,科尔沁等部门开始倒向后金。

后来孝庄太后是科尔沁人,此时也成了皇太极侧福晋。

抓住机会的后金

后金统治者抓住机遇,使他对漠南蒙古的征服始终处于“得道多助”的有利局面。

第一阶段:“保护者”战争。

努尔哈赤时期,女真只为科尔沁、扎鲁特等部门提供保护,建立军事联盟,没有主动攻击林丹汗。

第二阶段:“反抗者”战争。

由于林丹汗立志统一蒙古,自然要与各部开战,自然要遭到各部的抵抗。

1627年,林丹汗攻打咯尔喀各部。

皇太极抓住机遇,联系敖汉等部长表示友好。

敖汉等部门也受不了林丹汗,于是归附后金。

第三阶段:“盟主”。

1628年,反抗军各部与林丹汗大战,相持不下。

皇太极抓住机遇,以“盟主”的身份征服林丹汗。

[img]509071[/img]

林丹汗兵疲,失败后退却。

第四阶段:“护法者”。

此时,皇太极并没有继续追求林丹汗,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赢得了蒙古各部的支持。

林丹汗改信红教,与蒙古各部关系紧张。

皇太极说:我相信喇嘛教!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发布了各种保护喇嘛教和寺庙的政令。

因此,皇太极一跃成为蒙古草原的佛教领袖。

第五阶段:稳定攻击,轻松取胜

1632年,皇太极会同蒙古诸部对林丹汗进行了讨伐。

直到军队到达哈纳崖,两个戴着黄旗的蒙古人才去告密,林丹汗才得知皇太极的袭击。

反抗来不及,林丹汗只能西逃,驱逐归化城的人、牲畜。

皇太极暂停深入追击免困兽,而是移军归化城,“先取蒙古民”。

这次袭击,几乎没有经过大战,但是西遁的林丹汗却背叛了亲人,“十分之七八的离散者”。

第二年,皇太极派使到蒙古各部,颁布法律,正是建立各部对后金的从属关系。

1635年,皇太极只派多尔根、豪格率军万人再征,即彻底解决了林丹汗的问题,并获得了传国玉玺。

满清在击败主要对手林丹汗后,不再诉诸武力,而是采取招抚手段,拉拢漠北蒙古贵族,使之臣服于清。

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清军立足于分化和瓦解,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轻易征服了蒙古各部门,这才是真正的“先胜后求战”。

[img]509072[/img]

牢固统治

此后,清朝采取多种方式牢牢确立了蒙古的统治地位。

清朝没有直接统治蒙古人,而是采取了“盟旗”制度,通过蒙古贵族统治人民。

全蒙古分为19盟和200旗。它不仅实现了“众建以分其力”,削弱了其抵御风险,而且吸引了蒙古贵族。

一方面,满族统治者与蒙古长期通婚,保持羁绊。另一方面,蒙古不承担国家税收,贵族保持头衔,使他们成为满洲的重要盟友。

因此,有清朝一代。反抗满清的蒙古贵族往往得不到大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势力薄弱,最终无法成为势头。

直到清末,以僧格林沁为代表的蒙古骑兵仍然是维护满清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由此可见,蒙古骑兵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清朝能够击败和长期统治蒙古,并不比对手强得多,而是因为皇太极和其他人抓住机会,利用蒙古分裂的机会来分化和分解对手,并通过宗教和婚姻建立了对蒙古的统治。


为什么勇敢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勇敢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原因是什么?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