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九鼎的故事吗?
九鼎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象征着国家政权。秦国在秦襄王当政时,终于灭了周。能够将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运回秦国,但只有八鼎落入泗水河,运回咸阳。
1.九鼎的起源
大禹统治时期,世界分为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九州。大禹收九州贡金,各铸一鼎,载其山川人物,贡土之数,足耳有龙文,又称“九龙神鼎”。
[img]508166[/img]
九鼎象征着中国,象征着国家的政权,象征着王权至上。掌管九鼎意味着掌握王权。
2.张仪向秦惠王提出“夺取九鼎,号令诸侯”的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诸侯国争霸。在如此大的历史背景下,纵横家张毅向秦惠王提出了“夺取九鼎,命令诸侯”的建议。
秦武王当政时,他窥视周天子的王权,对甘茂说:“寡人生于西戎,没有看到中原的繁荣。如果他们能通过三川,即使他们只能容纳汽车通过的路,他们也能到达洛阳,看看周王的首都,尽管他们死得无恨。清能为寡人攻击韩吗?”
于是秦武王派甘茂攻占韩国宜阳,率军进入周都城洛阳,到周庙探望九鼎,并举鼎而死。
3.陈兵伊阙
秦襄王当政时,秦襄王当政, 当时,周天子是周红王,周红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当周红王时,诸侯已经称王了。周天子的势力很弱。虽然他是天子,但他是空名,不能命令诸侯
韩国和赵国将周的管辖权分为两部分,以罗邑河南王城为西周,巩固周为东周,分别由两周公开治理。周红王从成周搬到王城,住在西周的公共场所。
公元前公元前256年,为了开辟东扩通道,秦国打算攻打周取鼎。楚王得知信息(因为楚王也窥视周九鼎,怕九鼎落入秦国。)之后,他主动派人联系周,希望共同出兵先发制人攻打秦国。周到楚王的承诺也很开心,于是让西周公召集兵马,结果只召集了5000兵马,军费严重不足。
[img]508167[/img]
于是红王向城里有钱人借钱,立了合同,打败秦国凯旋后还本带息。周红王还要求其他诸侯国一起出兵。共同抗秦。
西周公率领5000人驻扎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等待各种诸侯的到来。结果,只有燕国和楚国来了。两队驻扎后,一直在观望。
秦王得知诸侯无法同心抵抗后。派将军 嬴政率十万兵马杀奔而来,燕国和楚国驻扎了三个月,没有其他诸侯派兵,军心松弛,没有斗志就主动撤军。
西周公一看,只剩下5000人了。这还能打吗?也撤军了。结果,害羞的王出兵白费力气,失败了。而且,要债的人聚集在宫门外大喊大叫,要求还贷。害羞的王羞愧地躲在宫殿的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后人称之为“避债台”,这就是“高债台”的由来。
害羞的王别无选择,只能拿着自己辖区的地图向秦国投降,并愿意把自己绑到咸阳向秦王认罪, 一共三十六城,户三万。
4.秦迁九鼎,中途失一鼎,将八鼎放在咸阳
秦将带人进入西周都城。 害羞的王见秦王,顿首谢罪。秦王可怜他,把梁城封给害羞的王,降为周公,西周公降为家臣,东周公降为君。但不久,害羞的王含恨而死。
秦王命令摧毁周庙,让英福把九鼎运到咸阳。当九鼎运到泗水时,其中一艘船沉没在水中。英福派人去水里寻找它,但他找不到它。这时,他突然看到一条苍龙,鳞鬣怒张,波涛顿作。船上的人非常害怕,不敢碰他。
[img]508168[/img]
那天晚上,嬴梦见周武王坐在太庙里,叫他怪:“你敢毁了我的寺庙,把我的寺庙里的九鼎搬走了。”命令左右用鞭子打他的背。当嬴醒来时,他患有背疽。嬴回到秦国,把八鼎献给秦王,并向秦王汇报了路上的情况。秦王仔细检查了运回的三脚架,失去的三脚架是豫州的三脚架。
秦王叹了口气,说:“地都进秦,鼎独不附寡人?”于是他想派更多的人去找失去的鼎。嬴政劝他:“这个神物有灵,不能复取。”秦王终于放弃了。嬴政也死于背疽。
秦王以八鼎和祭器陈列在秦太庙,要求各位诸侯前来恭贺,不来就讨伐。韩桓惠王先入朝,稽首称臣,齐、楚、燕、赵都派国前来恭贺,但魏国不来恭贺。
秦昭襄王52年公元前255年,秦王派河东太守王稽攻打魏国。魏国得知信息后,迅速派人到秦国感谢自己的罪行,并将王子增作为人质抵押给秦国。从此,六国都在秦国服役。
九鼎是什么?为什么秦王灭周后只带回八个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