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最终在中国建立了元朝,这是一个奇迹。为什么是奇迹?
事实上,忽必烈小时候,是看不到希望的。
第一,蒙古大汗是窝阔台,而不是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窝阔台死后,只有窝阔台的后人才能大汗淋漓。此外,当成吉思汗传给窝阔台时,他还与所有儿子约定,未来的王位必须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只要窝阔台的后代有一个儿子,就会传给他的儿子,而不是别人。由于皇位只能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有什么希望呢?
[img]508279[/img]
第二,忽必烈不是拖雷的长子,也不是拖雷的幼子。即使汗位以拖雷的名义传递,忽必烈也不太可能获得汗位。为什么呢?按照汉人的传统,是长子获得继承权;按照蒙古人的传统,是小儿子守灶。@ 作为二儿子,忽必烈与忽必烈无关。后来,蒙哥得到了汗位。但即使蒙哥得了汗位,蒙哥也只能把汗位传给儿子,不能传给作为弟弟的忽必烈。也就是说,忽必烈的希望也是渺茫的。
第三,作为蒙古王子,忽必烈很少有机会成为中原国家的皇帝。在忽必烈之前,虽然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已经到达中原国家,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是非常困难的。南北朝和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建立了国家,但真的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唯一可以算的是耶律德光灭亡后晋后在中原建立辽国。但耶律德光也只在中原呆了一个多月就回来了,此后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恢复了汉人的江山。@ 忽必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并不容易。
(大汗窝宽台)
[img]508280[/img]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忽必烈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他不仅是蒙古人的汗水,也是中原国家的皇帝,也是统一国家的皇帝。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里,我不打算谈具体的过程。在我看来,忽必烈的成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从小结交汉人知识分子。
忽必烈的父母非常重视四个儿子的教育。此外,当时的蒙古中书令(相当于宰相)耶律楚材非常重视汉族知识分子的引进,并创办了一所让蒙古贵族儿童学习的学院。因此,忽必烈从小就受过汉族文化的教育。
其他蒙古儿童受汉族文化教育,影响不大,但忽必烈不同,忽必烈也有意识地与许多汉族知识分子交朋友,在汉化中,蒙古王子是最大的。这也给了他一个干预漠南事务的机会,从而开启了统一中原国家的模式。
(蒙哥画像)
[img]508281[/img]
忽必烈赢得了蒙哥的信任。
在蒙哥当大汗的过程中,忽必烈之深得蒙哥的信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蒙哥没有资格出汗。然而,由于窝阔台的混乱,他绕过儿子的贵由,想把汗水传给孙子。后来,贵由赢得了汗水,但两年后贵由又死了。窝阔台的儿子、孙子、儿媳和儿媳为汗水而战。
在这种情况下,在拔都的帮助下,蒙哥成为了汗位的有力挑战者。拔都甚至派兄弟和其他兄弟带军队帮助蒙哥。
尽管如此,蒙哥还是想出汗。事实上,有两个障碍。一是成吉思汗说,汗水必须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第二,窝阔台说要把位置传给失去力量的门。这两句话绕不过去。当时拔都集团和蒙哥集团都束手无策。
但忽必烈想出了解决办法。他说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应该算是窝阔台的后代,不违背成吉思汗的遗诏。此外,窝阔台确实传给了失烈门,但贵由夺走了失烈门的汗位,因此,蒙哥是从贵由那里传来的,不违背窝阔台的遗诏。忽必烈的说法完美地解决了蒙哥继位的理论问题。与此同时,忽必烈还带领军队清除了蒙哥继位的外围障碍。因此,蒙哥非常信任忽必烈。上台后,他让忽必烈攻打大理,然后总结漠南事务,为他的继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忽必烈在漠南建立了强大的威信。
忽必烈总理漠南时,非常重视吸引汉族知识分子,利用汉族知识分子到南宋宣传,使忽必烈成为一个聪明的国王。这样,一方面,南宋的人们只知道忽必烈,不知道蒙古兄弟,另一方面,忽必烈也成为了一个善良的国王,所以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可以说,以上三点是忽必烈最终成功的重要保证。此后的一切,包括蒙哥去世后对三哥徐烈的拉拢,以及对四哥阿里不哥战争的胜利,都是合乎逻辑的。
为什么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