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清朝国库,
君王游乐万机轻,霓虹四海兵。玉战升天人已尽,故宫还有树长生。-李约,《过华清宫》
在一些历史剧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羡慕户部尚书,这是中国古代财政管理的最高行政人员。除了皇帝,他有很大的权利属于户部尚书。一些刚中举的年轻举子,挤破脑袋,都希望能在户部工作。原因也是户部负责钱财,自然户部油水比较多。许多有理想抱负的学生希望在户部工作。一方面,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防止贪官腐败。但是那些想腐败的官员也更愿意在户部工作,因为在户部腐败更方便。户部尚书的地位如此重要,也说明了国家财政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基础丰富,我们的上层建筑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img]508884[/img]
被剥削的人
中国古代财政大多来自国家税收。由于中国古代是封建国家,封建剥削是封建税收的主要手段,中国古代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除了缴纳各种形式的税外,人们还需要服劳役。什么是劳动服务?劳动意味着为皇帝免费工作,如修建皇陵、修建宫殿、加固河堤等。这一系列的劳动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大量的劳动力被国家征收,这自然意味着许多生产领域缺乏劳动力。这导致人们没有劳动力参与生产,收入少,支出多,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img]508885[/img]
中国古代有些皇帝比较宅心仁厚,所以自然在他们的统治期间,税收和劳动力就会相对较低。有爱国爱民的明君,那么自然也有骄奢淫逸的昏君。这些昏君在位期间,往往以各种名义压迫人民,收取各种所谓的税,导致人们不聊生活。比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昏君秦二世,陈胜吴光在去服兵役的路上遇到雨天,不得不耽误工期,却面临杀头的危险。这些人,既没有前路,也没有退路,进退维谷,不得不选择揭竿起义。
[img]508887[/img]
封建王朝延续到清朝,基本上走到了尽头。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发现了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现象——当袁世凯打开清朝国库并准备发送意外之财时,他发现国库里只有十枚银元。清朝灭亡时,国库里只剩下十银元了。钱花在哪里?
[img]508888[/img]
清朝国库资金流动
中国古代国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人民设置的,称为公库。另一个是为权力最高的皇帝单独设置的,即皇帝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公库里的钱是用来发展国家建设的,而皇帝的小金库是由皇帝意志主导的清朝。在繁荣时期,它曾经拥有强大的国力和足够的国库。晚清时期,国家被摧毁,甚至国库也被使用。清末,国库里的资金主要流向这些方向。
[img]508889[/img]
首先,最重要的是赔偿。清末,国家衰落,军队力量薄弱。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战斗中,他们屡屡失败。失败后,清政府必须向西方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往往是割地赔偿。在一次又一次的赔偿要求下,清政府的国库逐渐被掏空。例如,《南京条约》中的清政府需要向英国支付超过1000万两银。《马关条约》中的日本人只是向清政府索要了2亿两银。在《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向清政府索赔了10亿两银。当时清政府的国库,每年入账只有几千万,一项西方赔偿是不够的。正因为如此,这些赔偿金都有额外的说明,几乎所有的赔偿金都是西方列强几十年的关税或铁路营业收入。
[img]508890[/img]
除了割地赔偿外,清朝国库的空虚与清朝统治者无关。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满族入关后统治中原。清朝时期,满族是当时社会的贵族,受到了非常丰厚的待遇,其中最高贵的是八旗子弟。只要属于八旗子弟,即使不读书也可以入朝为官,享受工资。这就导致了清朝的冗官现象非常严重,官员制度非常庞大。所以要有更多的钱来满足这些人的工资。更重要的是,这些八旗子弟往往过着奢侈的生活,提倡铺张浪费,一点也不珍惜国家的钱,整天挥霍无度。正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富裕的清朝国库才更加雪上加霜。
结语
清朝晚年,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国家税收收入无法收回,但挥霍无度,西方列强不得不赔偿。不仅把父母过去攒下来的老底花光了,甚至还打了白条。这就是为什么清朝灭亡时,国库里只有十银元。
参考资料:过华清宫
清朝灭亡后,国库剩下十银元 清朝把钱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