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北魏孝文帝的故事吗?
虽然北魏孝文帝是鲜卑人,但他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统治期间,他积极实施汉化改革,促进北方民族融合,促进北方经济复苏发展。后人甚至认为孝文帝“有顺文王的姿态”。然而,这样一位明朝的国王却做出了许多令人困惑的行为。他不顾父子之情,把长子,也就是皇太子送死了。怎么了
孝文帝的长子原名元勋,字元道。他的母亲是后宫的妃子林。元勋的童年很不幸。他一出生,他的母亲就被杀了。原来北魏有一个非常残酷的制度,所有生下王子的妃子都会被处死。孝文帝元宏很仁慈,很喜欢林,不想杀林。但有人不同意。她是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孝文帝别无选择,只能把他的爱妃送死。
[img]508502[/img]
林氏死后,冯太后将曾孙元带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到了493年,11岁时,元元被正式列为皇太子,成为北魏皇位的接班人。孝文帝对太子元元寄予厚望,在举行加冠仪式时,他教导道:“字汝元道,所寄不轻,你应该寻求名字和正义,以遵守我的意愿。”然而,元元的一举一动都让孝文帝失望了!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常外出打仗或外地巡视,在此期间,元勋奉命留守,“主持庙祭”。然而,元勋并不关心父亲和皇帝的汉化改革。他不仅不喜欢学习,而且不想住在洛阳。原来元勋又高又胖,更喜欢住在凉爽的北方。虽然王子的侍从多次劝阻,但元勋并不在意。四九六年,孝文帝前往嵩山,元勋再次奉命留守,他酝酿了一个计划。
[img]508503[/img]
元勋想逃离洛阳,回到旧都平城。幸运的是,领军将军元似乎守卫着城门,平息了局面。与此同时,大臣们迅速向孝文帝报告了这一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后,孝文帝非常震惊,但他保持沉默,没有对外声音,悄悄地回到了洛阳。孝文帝召见元勋,亲自指责,他累了,让弟弟元西等人继续为他打架,“一百多次,扶着外面,一个多月”。
之后,孝文帝召集大臣,下令废除王子元勋。“这个孩子今天不灭,是国家的大灾难。如果我没有未来,恐怕会有永嘉的混乱。”。就这样,元勋被废为普通人,囚禁在河阳,“只是为了吃饭,避免饥饿和寒冷”。在这种情况下,元勋非常后悔,“继续读佛经,每周回归善良”。497年,孝文帝前往平城,途经长安时遇到了中尉李彪。
[img]508504[/img]
李彪告诉孝文帝,元勋仍在与左右秘密谋反叛。孝文帝下令,派中书侍郎邢山、咸阳王元禧到河阳。他们带着诏书和胡椒酒来到元勋面前。元勋不得不遵守他的旨意,喝毒酒自杀,只有15岁。元勋的死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原因。一方面,他政治保守,不愿意支持父亲和皇帝的改革,甚至想叛逃平城,这引起了孝文帝的不满。
另一方面,后宫的冯皇后大力支持元恪(孝文帝的次子),拒绝元勋。当时,冯皇后也在元勋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她试图逮捕元勋,并派人向孝文帝报告。元恪是由冯皇后抚养长大的。当然,她希望元恪能在这场动乱中到位。但是到了@ 孝文帝临死前下诏,赐冯皇后。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不顾父子之情,坚持要把长子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