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以来,清朝一直受到西方列强的挑衅和攻击。打败仗后,他们不得不给对方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总是有数亿两银。从1842年到1901年,共支付了约7.2亿银。当时没有纸币或者网上支付,都是真金白银,导致清政府真的没钱。那清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白银呢?能赔这么多其实是很不可思议的。
[img]506826[/img]
说到白银,你不可避免地会想到白花的银、银元、碎银等等。
明清时期,白银被用作主要的流通货币:纳税、支付官员工资、做生意、买东西,甚至赔偿。
事实上,中国是一个贵金属稀缺的地方,当地的白银产量特别低。市场上流通的大量白银从何而来?这将从地理发现开始。
其实纸币从宋代开始就慢慢流行起来,成本低,避免了金属磨损,携带也有很多好处。
然而,在明初,它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朝廷滥发纸币以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货币信用丧失。
纸币价格暴跌,经济即将结束。此时,朝廷不得不重新开采银矿,扩大银矿的使用,确保经济稳定,这实际上是历史上的倒车。在国内生产不足的情况下,日本已成为银进口的重要渠道。
[img]506827[/img]
在古代,中国绝对是国际舞台上的“老大哥”。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欧洲的贵族必须依靠从我们这里进口的丝绸、茶和瓷器。
14、15世纪的欧洲已经背诵了这个词。蒙古帝国的崩溃阻碍了欧洲人和中国的陆地贸易,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基本上阻碍了他们获得亚洲香料和商品的道路,黑人死亡的肆虐更糟。
为了与亚洲重新获得经济联系,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特别巧合的是,在新大陆南端发现了大量的银矿,银正式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的C位。
波托西现在位于玻利维亚,是当时白银的重要产地。虽然这座海拔3000多米的城市直到1545年才开始建设,但25年后已经有15万人口,甚至超过了波托西目前的人口,真的可以称之为“白银拉来的城市”。
[img]506828[/img]
当人们关注麦哲伦和哥伦布时,西班牙乌尔达内塔在1564年发现了一条从墨西哥南部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到马尼拉的航线。
七年后,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了殖民地,这条路线将作为银矿的新大陆与中国联系起来,大量的银被输入中国。西班牙自然成为继日本之后中国最大的“银贸易伙伴”。
传统观点认为,欧洲人在开辟新航线后前往中国,发现中国人自给自足,什么都不缺,只能用白银开贸。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中国对白银的需求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作为当时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中国自然成为推动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而新大陆的白银则为其提供能量。
根据相关数据,墨西哥和秘鲁在1500年至1800年间生产了全球85%的白银,其中三分之一流入中国以换取商品。
[img]506829[/img]
有趣的是,墨西哥比索作为一种银元,也被触及,扮演着“世界货币”的角色,有点像今天的美元。
由于比索价格的上涨,荷兰曾经掀起了一股模仿浪潮。这种货币在中国也很常见。印在上面的西班牙国王的头像与佛陀的形象非常相似。人们经常称这种货币为“佛头”。
清初,青浦人在《明斋小知》第十二卷《洋钱》中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凤凰、马剑、洋船、双烛、水生植物等。今天,只有佛头通用耳朵。”所有提到的都是“洋钱”,这表明世界白银流通的巨大影响。
晚清政府赔了这么多白银,这些白银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