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帝王,是什么开始称帝的?

西周时期,周天子是世界上唯一的国王;

春秋时期,三个子爵国被称为国王;

战国时期,大王满地走!

[img]506778[/img]

1、楚国——第一个超越称王

商朝时,楚人在部落之争中失败,被迫迁往南方,与百越地区蛮夷部落杂居。周文王时期,楚国领导人来到他身边,为推翻商朝提出建议。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没有将楚人分封。直到周成王时期,楚国才被分封为子爵国。诸侯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楚国为第四等。楚国地位低,与蛮夷杂居,受到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的青睐。周天子举行会议时,楚国君没有资格进入大厅,只能坐在大厅外,扮演服务员的角色。

楚人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熊通成为楚国君主。他是楚国第17位君主。这时,楚国占领了江汉平原,摧毁了周边小国,国力强大。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后,周王室风格微乎其微。熊通派人给周天子发了一条信息:

“我有我的甲,想看中国的政治,请皇室尊吾号。”

这意味着我们的楚国军队可以保护周王室,并要求周天子提高楚国的地位。周桓王不同意,熊通非常生气:

“王不加我,我自尊耳朵!”

于是楚国不再要求周天子改封为侯爵,直接称王,熊通为楚武王。

面对楚国的侵略行为,周天子无法讨伐,不得不发表口头抗议。从那以后,楚国君主都被称为国王。

[img]506779[/img]

2、吴国-周王室称王喜闻乐见

吴国的建立起源于泰伯奔吴。周太王有三个儿子。他的长子是泰伯、次子仲雍和他的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就有王者的形象,深受周太王的喜爱。因此,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姬昌,但由于长子的继承制,他很沮丧。泰伯感到父亲的尴尬,于是毅然与二哥仲雍出走到南方,融入当地蛮夷部落,成全周太王和周文王。泰伯在今天的江苏南部建立了勾吴古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正式被封为吴国,也是子爵国。

吴国继承了第17位国君的寿梦,国力强大。此外,他旁边的楚国已经被称为国王,所以他也被称为国王。然而,与楚国被称为国王的待遇不同,寿梦说,女王也去洛阳认祖归宗。她受到周王室的热烈欢迎,一点也不难过。周天子知道,没有泰伯去吴,周太王就不能把王位传给周文王,所以现在没有周天子。他喝水时不会忘记挖井。

3、越国-跨越数千年的反击

越国成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裔。由于中原地区政权的转变,它已迁往江浙地区。周朝成立后,它被封为子爵国。它的地位与楚国几乎相同,受到中原诸侯国的歧视。

云昌是越南第38位君主。此时,距离越南国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越南国家实力雄厚。看到楚国和吴国已经被称为国王,云昌不愿意落后,声称越南国王。云昌的儿子是勾践。在他的统治期间,他试图摧毁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恶霸。迁都琅琊后,他想进入中原,完成跨越数千年的反击。

4、战国时期对周王室尊严的践踏(公元前334年)

韩、赵、魏三国的分晋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魏文侯任命李悝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超级大国。魏武卒打遍了世界各地的无敌手。然而,他继承了魏䓨当时,国力开始走下坡路。相比之下,齐国田英齐在邹忌的帮助下努力工作,国力逐渐强大。依靠田忌和孙膑在马陵和桂陵之战中两次大败的魏武卒,正式取代魏国成为第一强国。

衰落的魏国西有秦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战略环境很差,经常被欺负。为了改善不利局面,魏䓨采纳惠施的建议,折节事齐,前往徐州见田婴齐,尊田婴齐为王,这就是齐威王。齐威王不好意思独自称王,于是拉上魏䓨一起称王,这就是魏惠王,史称齐魏徐州相王。

战国七雄称王的序幕拉开了徐州相王,周王室的尊严彻底丧失。

[img]506780[/img]

5、龙门称王标志着秦国的正式崛起(公元前325年)

秦国自公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强大。嬴思继位后,重用公孙衍、张仪等人,夺回河西之地,建立了进入中原的桥头堡。

为了展现秦国的强大和东出的决心,嬴思效仿齐魏两国,在龙门称王,史称秦惠文王。在东方六国眼里,位居关外的秦国,就像当年的楚国一样,是蛮夷之地。现在“它的君冠冕,它的君沸扬扬”,东方国家终于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首当其冲的是魏国,在失去河西之地后,几乎每天都被秦国打败。为了赢得盟友,在秦国称王的同一年,魏惠王尊重韩国君主为王,即韩宣惠王。拉拢韩国,魏惠王以为可以喘口气,结果韩魏两国一起被秦国打败,这直接导致了战国时期最大的称王活动。

6、五国相王-对抗强秦的集体高潮(公元前323年)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地后,原以为秦惠文王会让他做相邦,结果相邦之位给了张仪,公孙衍心中失落,便离开秦国,前往魏国。

公孙衍长期居住在秦国寺庙,知道秦国君臣的野心,所以他想联合国家进攻秦,为了加强国家联系,使他们稳定团结在“纵向”旗帜下,公孙衍说服魏惠王,组织了一个巨大的“五国王”,魏、韩、燕、赵、中山相互承认王,战国七雄都称王,几年后在公孙衍的领导下首次进攻秦。

在五国中,中山国是最弱的。作为战国的领袖,齐国认为中山国不值得称之为国王。如果他们想与燕国合作攻击中山国,迫使他们取消王号,他们就不会成功。

此外,赵武灵王在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后,感到羞愧,认为赵国的实力不足以称王,于是在国内自称“君”,对外自称王。

7、东西两帝-王者的强烈对话(公元前288年)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和齐国的国力遥遥领先,堪比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大超级大国。

在魏冉的建议下,秦昭襄王自称“西帝”。秦昭襄王派使者到齐国,尊齐闵王为“东帝”,齐闵王“欣然接受”。

苏秦入齐后,他劝说齐民王放弃皇帝的名字,与各国合作攻击秦朝。齐民王认为齐国的主导地位总是比现在好,所以他宣布取消皇帝的名字,并与秦国一起攻击秦朝。

得到消息后,秦昭襄王也被迫去除帝号,第三次合纵攻秦自然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帝王,是什么开始称帝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帝王,是什么开始称帝的?

,,,,,,,

  • 勾践卧薪尝胆了多少年?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 勾践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卧薪尝胆啊,打入敌营啊,隐忍不屈啊,多能耐啊。猪狗不如的日子过了十年啊,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了十...

  • 吴王阖闾:春秋第一奸雄 带领吴国步入一个新纪元
  • 楚庄王之后,春秋近百年没有霸主出现。吴王阖闾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中原诸侯争霸的正规途径,这是,他太阴狠了。说起来,吴...

  • 揭秘:商圣范蠡师承何方?以及一生命运如何
  • 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他 为何落得被赐死的结局?
  •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出了昭...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