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朱元璋给他的免死金牌上写了什么?

大家好,说起李善长的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他来了,他来了,那个“充满故事”的人又来了。是的,今天作者想告诉你一个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根据旧习惯,我们很快介绍朱元璋,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之一,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就放过牛,种田,做和尚,做乞丐,简而言之,受苦。

[img]505574[/img]

后来,他的父母和兄弟相继去世。朱元璋太穷了,买不起棺材。最后,他不得不把亲戚埋在草席上(土地仍由邻居借来)。你能告诉我,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不讨厌当朝统治者和贪官吗?

当朱元璋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时,他立即把刀尖对准了贪官。朱元璋明确规定,贪污60两银以上的人将被杀。事实上,杀害贪官没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的疑心病越来越严重。即使是和他一起出生死亡的兄弟也不放心。

[img]505575[/img]

据史料记载,明朝34位开国功臣朱元璋杀了30人,共有10多万人死于这些开国功臣的牵连。说实话,这10万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死。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心是残忍的。

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明朝的开国英雄之一。早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就在他身边避难。多年来,他一直跟随他南北作战,为他的出生和死亡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可与汉代首相萧何媲美。

因此,朱元璋一登基,立即将他封为左丞相,然后宣布国公,并奖励李善长明朝第一枚免死金牌。此外,这枚金牌可以避免李善长的第二次死亡和他的儿子的死亡。李善长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尽职尽责地为他工作,保护国家。

然而,我们都知道“兔死狗烹饪”的故事,更不用说像李善长这样聪明了。随着开国大臣一个接一个地死于黄泉,李善长知道他必须迅速离开权力中心,所以他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职,并获得了朱元璋的批准。

但说实话,此时的李善长是不甘心的。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朱元璋做牛做马。结果,他过了几年才过上好日子。他将告老归乡。他会愿意吗?但为了生存,李善长只能打碎牙齿,吞下血液。

[img]505576[/img]

结果,回到家乡的第二年,李善长非常痒。曾经高高在上的丞相今天成了村里的老人。然后他做了一件让大家惊讶的事情——给朱元璋写了一张奏折,说他病好了,可以继续为国效力。

作为前国公,李善长的势力自然还在。他已经告老归乡,但突然提出回归权力中心。这一举动自然让敏感多疑的朱元璋非常不满,并立即拒绝了李善长。然而,考虑到过去的爱,他仍然给了李善长一个台阶,让他主持安徽凤阳的宫殿,李善长停了下来。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经77岁了。他应该享受晚年是合理的,但他的老问题又犯了。为了修理他的老房子,李善长让汤河借给他300名士兵。前朝廷重臣现在向人借兵。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联系到“谋反”。

就在朱元璋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李善长做了一些更加超越的事情——请朱元璋为他的亲戚丁斌(这个人是胡卫庸家的仆人,参与流放)改过自新的机会。

随后,丁斌供认胡卫勇试图拉李善长入伙。虽然李善长没有加入,但他没有告诉朱元璋胡卫勇想造反。朱元璋立刻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抄袭李善长的家人。

[img]505577[/img]

李善长知道,这个家庭无法逃脱这场灾难。为了挽救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他拿出了朱元璋奖励的免死金牌。朱元璋看到这一点,冷笑着让他仔细看看上面的话。这时,李善长发现免死金牌上刻着五个字:除了谋反

然后,77岁的李善长和他的妻子、女儿、弟弟和侄子一起被处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朱元璋给他的免死金牌上写了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朱元璋给他的免死金牌上写了什么?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