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清朝风雨飘摇,国家即将死亡,没有人能逃脱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命运。然而,作为清朝的大臣或皇室亲戚,他们的选择是不同的,自然面临着不同的命运。
一般来说,满清皇室应该是最想复辟清朝的人,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放在首位。清末溥仪的父亲和满清最后的摄政王载枫就是其中之一。1911年,载枫被迫辞去摄政王一职。第二年,他同意儿子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从那时起,他就不再问时事了。
虽然载枫的选择是明智的,但他的身份就在那里。不仅他的儿子溥仪和一些满清皇族想在复辟时得到他的支持,日本人也想利用他谋取更多的利益。1917年,溥仪想复辟的时候,这位一生坎坷的亲王并不支持。1931年,溥仪投靠日本,载枫斥责儿子和日本人。
[img]505167[/img]
他清楚地意识到溥仪的行为非常愚蠢,所谓的“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然而,由于他的身份,他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闭门不出,但他一直在家里默默地关心革命的进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载枫得知国家急需办公用地,于是将住了几十年的醇厚王府的家卖给了学校,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得到了高度赞扬。
溥仪的叔叔载涛虽然没有载峰那么清醒,但也支持溥仪的复辟。但后来,他被迫谋生,载涛把贝勒府卖给了大学,并在国民政府工作。1937年,当日军全面入侵中国时,载涛愤怒地拒绝了伪满洲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载涛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1970年,载涛去世后,他还获得了长眠八宝山的荣誉。
与前两个人不同,满清的皇室亲戚或大臣也有坚定的“保皇派”。他们来复辟清朝,甚至毫不犹豫地成为叛徒。爱新觉罗·善芪是著名的“叛徒”川岛芳子的父亲。他只想复辟,甚至主动把孩子送给日本人。
[img]505168[/img]
1922年,善栖“后悔”去世。幸运的是,他所有的孩子中只有川岛芳子被日军控制,而其他人则看透了日军伪善的面孔。他们要么致力于革命,要么成为抗日烈士,要么以自己的方式谋生,最终弥补了父亲的一些错误。
前清军机大臣穆尔察·铁良可能很少听说过他,但他在复辟清朝的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11年,他打击了辛亥革命,然后坚决反对清帝退位。1912年,清朝灭亡后,他以遗老的身份四处奔波,试图发动复辟运动。1931年,铁良将溥仪带到东北,使日本人成功支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38年,铁良因病去世,没有受到所谓的惩罚。
曾任东三省总督的汉人官员赵也是满清的“守护者”。虽然他不像铁良那样积极参加复辟运动,但他会去任何有革命党人的地方镇压他。清朝灭亡后,即使是袁世凯也想赢得他,因为赵得到了满清遗产老人的认可。
[img]505169[/img]
赵尔迅任奉天都督后,用成功的军队围剿革命党人。由于袁世凯的保护,他没有受到审判,甚至被袁世凯称为“嵩山四友”之一。1927年,赵尔迅去世,享年83岁。
除了以上两种鲜明的对立选择,我们一定很难想到很多人为国殉职。其中最著名的是闽浙总督松寿。他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62岁,但面对革命党人的劝说,他拒绝了,决定亲自指挥和镇压。结果,他自然失败了。
松寿终于在他的大厦里吞金自杀了。从满清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真正为国家牺牲的忠实大臣。还有很多像松寿这样的人,从清末将军爱新觉罗·载穆、西安将军文瑞到华县知县杨立超、长安知县德瑞等。在清朝灭亡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不断以各种方式自杀。
[img]505170[/img]
有些人认为他们不值得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在他们自己看来。毕竟,辛亥革命中的许多官员都不知道清朝将被摧毁,他们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满清官员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为国家和皇帝奉献一切。如果他们投靠敌人或其他势力,就会有羞辱。这些为满清殉国的人应该比一些叛徒更受尊敬。
清朝灭亡后,清朝的大臣和宗亲面临着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