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九门提督是清朝驻京武官,实际上是皇家禁军的统领,官位一品。这个官职应该算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专门用来维护首都治安的。除非九门提督想叛变,否则谁想造反赢都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对皇帝来说,这个职业仍然更重要。毕竟,有时他们需要有人照顾他们。司马懿篡权的成功不是没有九个监督职位吗。
[img]504954[/img]
说到“九门提督”,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熟悉。清朝九门提督的全称是“九门巡逻五营步兵指挥官”,通常称为步兵指挥官。《梦蕉亭杂记》简要介绍了九门提督:“步兵指挥官,又称九门提督,即古代的金武。管理京师地面,权势重要,罗从尤极轩赫。由此可见,清朝九门提督的主要职责是守卫京师,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九门提督除了保卫京城的主要职责外,还有检查、编查保甲、审案、发信号炮等职责。
[img]504955[/img]
步兵统领成立于顺治年间,最初只是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兵营,属于正品衙门,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加强对京师的包围,开始任命步兵统领提督九门事务,所谓“九门”是指正阳门、德胜门、阜城门、安定门、东直门、崇文门、朝阳门、西直门、宣武门。康熙30年(1691年),步军领导的职责进一步扩大。“京城内外,一体化检查,责任特殊,对除贼、安吉商人都有好处。“步兵指挥官的检查责任主要体现在执行朝廷颁布的禁令上,如禁止在内城开设戏园和赌博活动,步兵指挥官派专人严格访问。步兵指挥官负责逮捕违法者。步军统领衙门不仅是一个军事衙门,而且具有司法衙门的功能。当时有“北衙门”的称号,相对于刑部的“南衙门”。根据规定,步军领导衙门可以参加司法审判,有权审理和逮捕囚犯。对于“违禁、违法、强盗逃盗”等情况,可以自行完成审判,并将记录提交刑事部门。
[img]504956[/img]
有趣的是,明朝也有九门提督,但此时的九门提督被称为“九门提督内官”,由宦官担任。一开始,九门提督主要负责守卫皇宫,然后逐渐守卫首都之门,开始干预“外事”。由于地位高,明朝九门提督多由地位显著的太监担任。虽然清朝的“九门提督”是沿袭明朝的,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明朝的九门提督属于内监衙门,没有官阶,清朝的步军统领一职大多由满洲亲信王大臣担任,为正二品。与明朝相比,清朝九门提督的职责范围也扩大了很多,光是领导的步兵营最多就达到了3万多人,所以有人称之为清朝的“武装警察部队”。
清朝步军领导衙门的办公地点也发生了几次变化。初设时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雍正年间,宣武门内京哉道胡同内务府官房被视为步军衙门的正式办公室。乾隆年间,在军机大臣傅恒的建议下,步军统领衙门又迁到帽子胡同。九门提督作为清朝的重要衙门,与清朝的命运息息相关。1906年,清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成立了现代警察机构,将步军领导的部分职权移至内外城巡警总厅。1924年,步军领导衙门正式撤销。
清朝九门提督是什么职位?九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