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大家穿越到古代当皇帝,恐怕没人会拒绝,印象中皇帝的生活堪比神仙,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一次,我们将告诉你清朝王子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很难。一年四季都要早起晚睡,可能比我们结束的时代还要崩溃。毕竟清朝皇室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钢琴、象棋、书画都是基本素质。假如让你去体验皇子的日子,也许这个皇帝是不合适的。
[img]504812[/img]
在中国古代,清朝是对皇子教育要求最严格的朝代之一。
但清朝入关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十分艰辛,王子的教育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虽然年轻,但由于父亲早逝,摄政王多尔根不愿意向顺治皇帝学习。年轻的顺治皇帝每天都在疯狂地玩耍。以至于后来多尔根死了,顺治皇帝开始亲政时,连奏章都看不懂,只好恶补文化知识。《左传》《史记》《庄子》《离骚》,什么书都读。
顺治皇帝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超越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书法也写得很好。
[img]504813[/img]
也许正是这段难忘的经历,顺治皇帝非常重视皇子教育。以三子玄烨(康熙皇帝)为例,顺治皇帝非常爱玄烨,可以严格要求教育,从不放松。《啸亭杂录》记录了玄烨6岁时的课程表。根据本课程,玄烨每天5点起床复习作业;7:00-9:00学习中国礼仪文化;9:00-11:00学习满蒙汉语和文章;11:00-13:00午休;13:00-16:00学习武术、弓箭和骑术;16:00-18:00是自学和做作业的时间。
算一下,玄烨每天学习11个小时。据《郎潜纪念》记载,他十七八岁的时候,甚至学习过度,累得咳血。
严格的教育使玄烨的知识远远超过了他的祖父母。官方档案《清圣祖实录》记载,他“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都融为一体”,真的不是一句名言。
康熙皇帝亲政后,忙着清理鳌拜,平定三藩。此后,康熙皇帝为王子的教育建立了正式的制度。根据《养吉斋》记载:“我朝家法,王子和孙子六岁,就是外傅读书。”也就是说,当王子和孙子六岁时,他们必须出去上学。
学习时间是:“寅刻至书房,先学满洲、蒙古文毕,再学汉书。师傅直,率以毛刻。幼稚的课很简单,下午前就直了。迟到者,直到两刻,或者直到申刻。”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学习10个小时。
[img]504814[/img]
我们现在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学生不必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上学。清朝的王子们并不那么高兴。他们没有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全年都没有。只有新年的第一天、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的生日和他们自己的生日,才能休息一天,计算一下,一年只休息5天。
醇厚的王奕晨在《竹窗笔记》中提到了他的阅读场景:“读者每天只休息一两次,每次只有一刻,必须得到主人的批准。阅读间隙允许谈论历史,但不允许出去散步。”休息时间很差,必须得到老师的批准。出去散步吗?这并不存在。
清朝王子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除了学习汉语经典,他还学习满语。清朝是“立即赢得世界”,骑马和射击在王子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14岁以后,王子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拳击、鸟枪、剑、火器等。显然,清朝打算把王子培养成文武全才。
我们非常重视王子的教育,清朝尊重王子的教师。我们知道,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昂贵的死亡头衔,被称为“文正”,无数的官员渴望在死后获得这个死亡头衔。然而,在过去的300年里,清朝只有8个“文正”的死亡头衔。其中,除了扭转潮流的曾国藩外,绝大多数人都是王子的老师,并获得了这个死亡头衔。
乾隆时期,书房总师傅叫王杰,负责王子的教育。王杰诚实坦率,对王子要求严格。有一天,王杰惩罚不努力学习的王子跪下。这一幕恰好被经过书房的乾隆皇帝看到。乾隆皇帝感到很不舒服,对王杰说:“你教完就是皇帝。如果他不让你教,他也会成为王子。这不是君臣之道吗?”
[img]504815[/img]
王杰回答说:“教完之后,就是尧舜一样的君主,而不教则会变成桀骜一样的昏君,这就是为师之道!”
乾隆皇帝无言以对,命令皇子再次跪下。
在皇帝的支持下,老师们对王子的惩罚是很常见的,没有人敢阻止他们。醇厚的王奕晨在《竹窗笔记》中说:“如果家庭作业没有完成或罚款,如果主人准备去吃饭,服务员、太监和其他不敢催促的人,学习也是如此。”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等待王子是罚款,罚款,不允许吃饭。
对于清朝王子的严格教育,清朝作家、史学家赵毅曾在《屋檐曝光杂记》中感慨地说:“本朝严格的家法,即王子的阅读,已经有着千古的历史。”
清朝对王子的教育要求有多严格?王子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