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曲沃代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公元前771年,因荒淫无度的周幽王废除了王后和王子宜臼,改立了宠妃的赞美,赞美儿子的伯服为王子,引起了王子宜臼的爷爷沈侯的不满。沈侯和狗荣大举攻打西周。西周武备松弛,疏于警惕。联军很快攻下了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和王子的伯服被杀,赞美被绑架。随后,在沈侯等人的见证下,废王子宜臼正式到位,为周平王。
与此同时,作为周幽王余党的郭石父等人对王子宜臼等人不满,于是以王子余臣为王,为周携王。就这样,周朝在翻开新一页的同时,也陷入了“两王并立”的尴尬境地。
不久,周平王在关中不稳定,再加上镐京的破碎,他准备将首都从宗周之地的镐京东迁至成周之地的洛邑。然而,此时,周王室依靠控制世界的西六师在犬荣入侵时已经伤亡。早在周宣王时期,守卫成周之地的东八师就因南征北战而遭受重大损失,无法承担东迁的重担。此时,仅凭周王室自身的力量,王室就无法顺利东迁。
就在这时,才华横溢的晋文侯主动与郑武公、秦襄公共同出兵,保卫周王室顺利完成东迁。为了表彰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的功绩,周平王将宗周之地的大片土地分封给秦襄公,允许他正式建立诸侯国,然后将大片土地分配给郑武公、晋文侯,并命令晋文侯入朝辅政。
[img]503821[/img]
后来,周平王亲自写了一篇文章《文侯之命》来表彰晋文侯,希望他能全心全意地帮助周王室,帮助自己管理世界。在晋国的整个历史上,只有唐叔虞、晋文侯和晋文公才能获得这一荣誉。
晋文侯受到周平王的厚待,自然非常关注周王室。他多次出兵帮助周平王攻打周携王。公元前750年,他一举攻灭西郭,俘虏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20多年的“两王并立”局面,大大增强了周王室的凝聚力。
不久,晋文侯去世,其子晋昭侯即位。与才华横溢的晋文侯相比,晋昭侯简直太糟糕了。首先,他不顾大臣们的建议,坚持将德高望重的叔叔姬成师分封给比晋都城翼城更繁华的曲沃。他还安排了许多能干的大臣帮助他的叔叔姬成师,使曲沃桓的叔姬成师坐在大的一边。当曲沃小宗隐约有取代翼城大宗的势头时,他让曲沃发展。67年来,历史上被称为“曲沃代翼”的晋国内乱爆发。
随后,德高望重的曲沃桓叔顺利拉拢晋反对翼城大宗的势力,不断瓦解翼城大宗,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打击翼城大宗。当晋昭侯反应过来时,曲沃宗的翅膀已经丰富,连晋昭侯也不久死在大臣手中。
公元前739年,犯罪的大臣潘爸爸想把曲沃桓叔迎回翼城,掌管翼城大宗,控制晋国。他对翼城大宗的晋国人民非常不满。他们一边绞杀叛党一边起兵抗击曲沃桓叔。无奈之下,曲沃桓叔只能退回曲沃,慢慢地画出来。
[img]503822[/img]
曲沃桓叔回到曲沃后,潘父等人被杀,晋人拥有晋昭侯之子晋孝侯为晋国新君。几年后,情绪低落的曲沃桓叔去世了,他的儿子曲沃庄叔就位了。随着晋孝侯和曲沃庄伯的到位,双方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派人潜入翼城,杀害晋孝侯,趁机攻击翼城大宗。因为曲沃庄伯欺负大宗,引起了周边列国的不满。列国帮助翼城大宗,建立了晋孝侯的弟弟晋鄂侯为君,一举击败了曲沃小宗。然而,随着列国撤军,曲沃小宗继续反击,翼城大宗无法像以前那样压制曲沃小宗。
公元前718年,曲沃庄伯觉得自己在列国中孤立无助,师出无名,于是用大笔钱贿赂周桓王,与郑邢合作,一举攻破翼城,以捍卫天子尊严、讨伐叛臣的旗号逃离晋鄂侯。不久,曲沃庄伯与周桓王决裂,周桓王一怒之下,兴兵重创曲沃小宗,改立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为君。此时的曲沃小宗虽然精力充沛,但在这几年的战争中,翼城大宗已经走向衰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前716年,曲沃庄公悲愤地去世,其子曲沃武公即位。经过多年的准备,曲沃武公在公元前709年对翼城大宗发动了决战,短短四年就连续废杀了晋国两位国君。尽管在周桓王的干涉下,曲沃武公不敢轻易占领翼城,但翼城大宗名存实亡,曲沃取而代之,成为晋国的中心。
公元前678年,经过多次试探,曲沃武公以重礼贿赂周厘王,使他承认自己作为晋国的正统地位,一举伐灭了翼城大宗,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成为晋国的新君,是晋武公。
至此,长达67年的晋国内乱——“曲沃代翼”彻底结束,曲沃小宗取代了翼城大宗,成为晋国正统。
[img]503823[/img]
随着周王室承认曲沃宗的正统地位,全世界人大都失望了——晋文侯姬仇帮助周王室,努力保护周王室东迁,然后杀死乱党,结束乱局。可以说,他挽救了这座建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后,由于周桓王和周厘王的父子贪图钱财,他们无情地卖掉了它,曲沃桓叔姬成为了晋国的正统,这让无数的心对周王室的诸侯感到寒冷。
与此同时,小宗取代大宗是本末倒置的举动,这是对周王室分封制度最无情的讽刺。周王室不仅不兴师讨伐,还欣然接受了。这无疑是拆除自己礼乐制度的舞台,也为自己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然而,曲沃小宗并没有好多少,因为在“曲沃代翼”中,桓庄家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始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这引起了晋献公的恐惧。在无法忍受之后,晋献公杀死了桓庄家族,然后“一群公子”,加上“李姬混乱”的爆发,晋公室几乎被屠杀。
到了晋文公稳定政局的时候,晋国公族已经无法辅政了。从此,晋国被迫执行“不续集团公子,以卿族代之”的国策,直接为百多年后的“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曲沃代翼是什么?这场内乱对晋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