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鞑靼]和蒙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字不一样?

40万蒙古是蒙古总部,鞑靼是明朝“40万蒙古”的称号。鞑靼人属于蒙古人,但不能说蒙古人属于鞑靼人。鞑靼人只是蒙古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朝的蒙古人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他们称之为一个民族,通常根据它的大小,被称为一个概述,如“80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待”(藏族)、“三万女真”、"三万高丽"等等。

自称全蒙古为“都沁都尔本”,意为“44万蒙古”。它还将自己分为两部分;蒙古总部,即东蒙古,被称为“都沁”,意为“40万蒙古”;蒙古西部被称为“都尔本”,意思是“四万卫拉特”。

[img]500536[/img]

从元末惠宗到明末蒙古大汗林丹汗,都称蒙古总部为“40万蒙古”,包括明末土默特部长我答汗,后金太祖努尔哈赤等。明代人称之为“鞑靼”,称之为“鞑靼可汗”。有许多部落,由汗水直接统治的部落和东蒙古所有名义上的部落,但不包括西蒙古的卫拉特(瓦拉)。这些部落在漠北和漠南地区游牧。

元末明初,蒙汉文献对这些部门缺乏系统记录。《蒙古源流》(卷5)说:“方大乱时,四处转战蒙古人等40万人,只有6万人脱颖而出,34万人陷入敌人。于是,6万人聚集在克呼伦河边境,建造巴尔斯和坦城居住。”“6万”也是一个概数,说明从各地逃出来的蒙古人只有少数,大部分都留在大陆。

[img]500537[/img]

可以看出,在明初蒙古总部(即所谓的40万蒙古)中,有蒙古皇室、宗王、大臣和将军从大部分和北方迁徙。然而,更多的蒙古部落应该是原游牧在这些地区的蒙古部落,如唐亮哈部守护成吉思汗禁地、纳哈扎拉亦儿部、鄂尔多斯部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室、合撒儿部落、调赤斤部落、窝阔台部落、阿里布哥等后裔部落。

在记录蒙古封建主的内部斗争时,蒙古文献中提到了阿鲁台的阿苏特部、阿岱汗的科尔沁部、波来的喀喇沁部、毛里孩的翁牛特部和乌济叶特部。直到达延汗时期,出现了“六万户”及其所属部落及各支部,在蒙汉文史籍中都有详细记载。这个“六万户”不能等同于蒙古源流所说的“六万户”。它有明确的部落结构、领主和分布,也有一个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明代蒙古人也有很强的正统观念:第一,他们认为成吉思汗的家族(即黄金氏族)是蒙古的正统,其他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部落,如克烈部、王古部、扎刺儿部、阿速部(即阿苏特)、唐良哈、调也刺(即卫拉特、瓦拉)等虽然也被视为蒙古的一部分,但它们是蒙古的一部分。

第二,他们认为元室是蒙古总部的正统,元室的后裔是蒙古大汗的合法继承人。虽然明蒙洪武战争后大汗的权威下降,但元代大汗仍然是蒙古各部名义上的共主权;第三,大汗的长子是蒙古的正统。只有当长子独自继承、被废除或暂时找不到合法继承人时,其他诸子才会出汗。

在这些正统思想的支配下,非黄金家族的蒙古领主、非元裔国王和非长子继位人很难赢得汗水。虽然他们也成功了,但他们最终还是回到了正统继承人手中。“四十万蒙古”是蒙古的总部,也是蒙古的正统所在。但自从脱古思帖木儿以来,由于汗权的削弱,各部领主崛起,争夺蒙古霸权,甚至争夺汗位。领主之间的斗争,正统势力和非正统势力之间的斗争,汗水和权力大臣之间的斗争,使蒙古的汗水经常被取代,关系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延汗统一蒙古,调整蒙古封建秩序的时候。


[鞑靼]和蒙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字不一样?[鞑靼]和蒙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字不一样?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