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98758[/img]
明朝中后期,皇帝怠政,阉割党和东林党在朝廷内外作斗争,使越来越多真正的官员没有地方做出贡献。为什么?一旦一个官员提出任何意见,想让皇帝在审议后采取行动,这个意见将立即成为阉割党和东林党争论的对象,无论是对是错,只要一个学校说,另一个学校必须说不,两个不让对方,最后想做官员不能做,想辞职,皇帝不让辞职,这些官员别无选择,只能回家,法院不调查,这个职位一直空缺,万历朝中后期,朝中的许多官职没有人做,甚至六部尚书也是空的。
[img]498759[/img]
党争对明末危害极大,甚至涉及一线军事。在明朝的天启时期,北方的建州女真部落逐渐扩大,并开始侵略边城。当时在辽东前线防御的将领叫熊廷璧,官居兵部侍郎,又被任命为辽东经略。这个人深谋远虑,提出要把明朝的防线推出去防御女真人,所谓把战火烧到敌人家门口。然而,熊廷璧没有军权。虽然他很有策略,地位也很高,但辽东的军权掌握在东林党人、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中。不管熊廷璧计划得多好,他都不能付诸实践。辽东终于打败了,熊廷毕王化贞两人都跑回了京师,从此关外无险可守。
两人都跑回了首都。这时,朝廷开始谈论对错。辽东战争失败是没有熊廷比计划造成的。然而,熊廷比没有后台。王华珍是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也是东林党人。在这次事件中,熊廷比变成了死鬼,而王华珍却活了下来。可见党争对军事的影响。
[img]498760[/img]
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万历时期开始侵略朝鲜。作为大明的附属国,朝鲜应该受到明朝的保护。然而,在大明朝廷的内部问题上,非东林党和东林党再次开始长期辩论,讨论是否应该帮助朝鲜。当然,这件事最终决定帮助朝鲜。当日本人第一次被打退时,明朝内部的两派又开始争论是否要继续战斗。@ 明末的政治,除了太监当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党争,党政无休止,导致事情没人做,但大臣们特别重视谁对谁错,争论无休止,永远无休止。
明朝灭亡党有一定的责任 明朝的党争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