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历史学家和作家。他生前写了1000多万字,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批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名言。
[img]498894[/img]
也正是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海国图志》在中国近代史册上闪耀着魏源的名字。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他的伟大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他的《海国图志》在现代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反响,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代。从现代到当代社会,为当时国家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治世良方。
1、魏源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img]498895[/img]
《海国图志》对中国近代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中国力量改革的洋务派和维新派都从中汲取营养。书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洋务运动的第一声音;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是维新运动的启示。
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左宗棠特别尊重《海国图志》。1875年,他在《重刻》中<海国图志>叙述第一次明确将洋务事业与“师夷长技”思想联系起来,叙述写道:
“书成,魏子,余载,事情如故。然而,同光之间福建局造了一艘船,陇中用华匠做了一把枪,它的长度也不同于西方人。艺术,最后,有迹可寻,有数可推,因者容易创造。器之精光淬历愈出,人之心专一精神,久者逐渐进入。这个魏子所谓的师其长技之也。”
甲午战争结束后,人们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并反思了教训。倡导维新变法,大力引进西学,形成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对对《海国图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维新派代表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记载:“光绪五年,................、《英环志略》等书,购买地球图,逐渐收集西学书籍,为西学的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对魏源的研究
1950年12月,《燕京学报》发表了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可以说是对魏源工作、事业、思想进行专题系统研究和全面讨论的开山杰作,标志着魏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3年,冯友兰在《历史教学》中发表了《魏源思想》,并于1957年3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中发表了《魏源-19世纪中国先进思想家》一文,奠定了魏源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1959年9月3日,《光明日报》和《历史研究》1959年第12期分别发表了对《道光洋船征抚记》作者问题的讨论。师道刚在1960年第4期《历史研究》进一步讨论,为20世纪50年代魏源的研究增添了新潮。
魏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现代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