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王朝秦朝。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更名为“皇帝”,史称“秦始皇”。与此同时,秦始皇也为自己的后人制定了计划,他下诏说:“我是始皇帝,后人以计数,二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始皇对秦朝的期望并没有实现。他去世仅三年后,秦朝就被推翻了,从统一到灭亡还不到15年。
[img]497893[/img]
秦朝短命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秦二世无能,也有人认为赵高擅长专权。然而,秦始皇在位期间实施的许多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怨恨。秦始皇应该是秦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而秦二世和赵高等人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所以问题来了,秦始皇打下了江山,埋葬了江山,为什么他会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他的贡献是什么?
秦始皇的第一项贡献是扫平六国,统一世界,结束春秋以来500多年诸侯混战的格局。秦朝以前,只有秦人、楚人、赵人等地区观念。秦荡平六国后,大家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共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世界,而是让战国群雄继续无休止地战斗,中国可能会像欧洲那样拥有众多的国家。因此,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帝王有十多位,但统一世界的意义无法与秦始皇相比。仅凭这一项,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就当之无愧。
[img]497894[/img]
秦始皇的第二项贡献是实行县制。古代交通和信息不便,难以管理国家偏远地区。将边境地区分封给宗室和英雄是他们以诸侯国的形式代表国王治理的理想选择。然而,无论是宗室还是英雄,他们与国君的关系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疏远,最终会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本末倒置的局面,国家也会分崩离析。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将全国置于中央朝廷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行事风格,其源头始于秦朝。
[img]497895[/img]
秦始皇的第三个贡献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体系。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轮间距都不一样,造成了很多麻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将这些方面全部改为同一标准,实现全国文字、货币、度量衡、车道无障碍交流。除标准统一外,每一项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写作为例,秦朝的文字比秦朝的文字简化得多,所以写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文、同轨、统一度衡、统一货币制度等措施,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世界大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统一标准的意义直到2000多年后的18世纪初才被人们认识到,这也是欧洲不能像中国那样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之一。
[img]497896[/img]
秦始皇除了上述三项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贡献外,还为后世皇帝留下了宝贵的教训。秦以商鞅之法立国,严刑严政100多年,效果有目共睹。然而,秦统一世界后,帝国的领土、文化、地理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最初在秦国非常有效的方法不能在其他地方玩。然而,秦始皇在这方面并没有与时俱进,而是把商鞅的那一套复制到了全国。结果,已经弱小的人在战争结束后不得不面对无尽的苛刻政治剥削。最后,忍无可忍的人们纷纷起来,统治世界仅十多年的秦朝就这样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后来,这些朝代吸取了秦朝死亡的教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人民休息的政策。虽然不同朝代的国家长度不同,但没有一个朝代像秦朝那样在15年内灭亡。这也是秦始皇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之一。
参考文献:《史记》
秦始皇的贡献是什么? 为什么秦始皇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