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燕国在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存在感 为什么燕国这么弱?

春秋燕国,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风很小,很容易感冒。壮士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诗。刺客荆轲被燕太子丹邀请入秦暗杀秦王。然而,这一决定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暗杀失败后,为了报复,秦国在公元前222年突破燕国首都,俘获了燕国最后一位君主燕王喜。就这样,从周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800年风雨的燕国灭亡了。

与战国时期的悲剧相比,燕国在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存在感。当我们提到春秋时期时,我们大多想到齐、楚、赵、晋等强大国家。事实上,春秋时期的各种纠纷基本上都围绕着中原腹地的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展开,燕国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燕国出身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甚至是未来战国七雄中最高贵的,甚至没有一个。燕国最初的君主是燕召公,燕召公是周王室严肃的血液。

召公原名姬石(shì),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和姬发的弟弟。后来,姬发继承了王子的地位,称之为周武王。他带领周人摧毁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姬发建立周朝后,将世界分封巩固统治,姬石被分封到蓟地,即今天的河北和北京。

[img]497333[/img]

既然是周王室宗亲,燕国为什么这么弱?原因有三:

1、随着周朝皇室的衰落,中原国家寻求独立发展,扩大自己,实施变革。例如,我们最熟悉的商鞅变革,使秦国从西部边境的一个小国慢慢发展成为春秋两季的强国之一。秦国只是周朝皇室的“养马人”。

据说只有改变才能发展强大。当时,燕国的统治者声称自己是周王室的宗族。即使国力衰落远不如中原强国,他们仍然鄙视中原国家,拒绝改变规则,拒绝与中原过多交流。因此,燕国自春秋以来一直落后于中原国家。

[img]497334[/img]

2、地理位置偏远,导致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远已成为燕国的自然劣势。虽然北京现在是中国的首都,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蓟地相当荒凉和偏远。此外,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合人们居住。在寒冷的地方,燕国人口稀少,只有中原强国的一半。

在没有科技和机器的古代,更多的人口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力,而且意味着更充足的军事力量。@ 燕国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在春秋时期显得十分不起眼。直到春秋中后期,才与山东地区的齐国有过接触。

[img]497335[/img]

三、外族自召开公立国以来,一直被山戎、东夷部落碾压,外族频繁来袭。燕国国力衰弱,无法对抗,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将国都迁往南方。首都是蓟(今北京),春秋中后期迁至易水流域附近(河北省中部)。

由于外国人的滚动,燕国一直无法稳步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燕国贫穷和虚弱,只能全年在中原北部的一个角落收缩,看到其他诸侯国逐渐变得强大。

[img]497336[/img]

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如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上述,春秋中后期,燕国多次迁都后,将首都迁往易水流域。它已经是齐国的边境,因此燕国与中原诸侯国有了初步的接触。与中原的接触有利于燕国后来的发展。然而,一开始,与中原的接触几乎摧毁了燕国。

进入战国时期后,燕国的进步依然平平。燕国迁都易水后,看到两国祖先都是周朝的开国英雄,齐国一开始也庇护燕国派兵帮助他们赶走外国人。没有外国人的压力,燕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在公元前314年,燕国陷入混乱。此时,国力强大的齐国以平定内乱为借口出兵燕国,想借此机会吞并。幸运的是,其他诸侯国受到批评,齐国不得不在压力下撤军。

[img]497337[/img]

后来,改变燕国历史的君主燕昭王在燕国人民的支持下成为君主。

燕昭王是燕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聪明君主之一。他雄心勃勃,决心振兴燕国。他知道燕国要崛起,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吸引人才,燕昭王实施了许多政策,吸引了大量被其他国家排斥的人才。例如,著名的燕国将军剧辛、乐毅、邹燕和屈庸。

与此同时,燕昭王还颁布了许多治理国家的良好政策。在政治方面,他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加强对官员的审查和评估;明确就业原则,避免就业唯亲,让燕摆脱国内法律和官员帮助党的局面。

[img]497338[/img]

在军事方面,乐毅等人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严格训练了军队的战术和纪律,大大提高了燕国军队在短时间内的战斗力;

经济上,在一系列措施下,燕国拥有了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铁冶炼的进步,使燕国的武器制造业蓬勃发展。

此外,由于远离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争端基本上不会影响燕国;隐藏的燕国积累了强大的力量,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才能起飞,成为强国之一。

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img]497339[/img]

前286年,觊觎宋国已久的齐国发动灭国之战,摧毁了弱小的宋国。齐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其他同样觊觎宋国的诸侯国的不满,尤其是秦、韩、赵、魏。随后乐毅建议燕赵王与四国联合进攻齐国,赵王欣然接受。

五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把齐国打得支离破碎。打破齐国都城后,燕国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占领了齐国70多个城市。燕国南方战争不断,北方也不闲着。燕昭王派军攻打东胡,将土地扩大到今天的辽宁,然后修建燕长城抵御外敌。

此后,燕国的土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国力大增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仅次于秦楚,在战国七雄中排名第三。

[img]497340[/img]

后记

在燕昭王的带领下,燕国经历了短暂的辉煌,然后迅速衰落。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国崩溃。齐国趁机反击,赶走了燕国的军队。从那以后,燕国直到被秦国消灭,才恢复活力。

纵观燕国80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几百年的低谷。终于迎来了一位让国家达到顶峰的明君,在战国七雄中排名第三。不幸的是,燕国不是历史的主角。

参考资料:《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国在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存在感 为什么燕国这么弱?燕国在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存在感 为什么燕国这么弱?

,,,,,

  • 慕容垂建立后燕了吗?慕容垂最后是怎么死的
  • 他叛离前燕后的第二年,前燕国灭,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后,慕容垂“收集诸子,对之悲恸”(《...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先打跑了王子昭。 第二天,...